那个小小的黄土丘是已经回填的虢仲墓。它的周边还散布着许多墓葬,其中不少尚未发掘,只是将它们用石块标志出来,原地保护在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院内,这是一种为专家所认可的墓葬与遗址的保护方式。
60年代初,郭沫若视察三门峡,曾写了八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律诗《三门峡颂》,一时全国传诵。这一次他也来看了虢国考古发掘现场,提出车马坑保护的方案。图为郭沫若正中酷暑之中挥毫题诗,其疏狂潇洒之态可掬。
“唇亡齿寒”、“假虞灭虢”,这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今天我们来到了它们的出生地。虢国是周王朝的重要姬姓封国之一,开国之君是周文王之弟、周武王之叔。公元前665年,即春秋早期,虢国为晋国所灭,晋国假意笼络虞国,从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国君不听“唇亡齿寒”之谏,同意晋国借道的请求。结果就在灭虢归来的途中,晋国顺手把虞国也灭了。
据史书记载与考古调查,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李家窑一带可能就是虢国都城“上阳”遗址。虢国墓地南望崤山、北濒黄河,座落于黄河南岸二级台地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一处独具特色、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且保存完好的大型邦国公墓。整个墓地南北长590米,东西宽550米,就在这不大的地方,据不
完全统计,墓葬总数已达500多座。
虢国墓地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956-1958年,为配合“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及城市建设,曾进行第一次发掘,共清理各类墓葬234座,车马坑4座,出土文物1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皿181件,有铭文铜器14件,成为新中国考古重要成就之一。出土的车马坑有许多保存完整的车与马,经郭沫若先生提议,得以在原地整体保留,并于1984年建立了车马坑
博物馆。
进入90年代,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又出土了19000多件文物。特别重要的是虢仲、虢季墓的发掘,使许多稀世珍宝重见天日。
虢季墓墓主的身份是国君,墓中文物最重要的有玉茎铜柄铁剑,将我国人工冶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个世纪;还有缀玉面罩和大型组玉佩,色彩瑰丽,晶莹光洁,是西周考古中极为罕见的珍品;由12件金器组成的黄金带饰,金光闪闪,其工艺之精,令
人叹为观止。
最为重要的,是虢仲组墓群。虢仲是虢国又一代国君,该墓入葬年代为西周晚期,随葬器物的种类及数量较虢季墓更为丰富。出土青铜礼乐器120件,其中50余件铸有铭文,均是虢仲的自作用器。特别是玉器,不仅数量多、器型大,而且品种齐全,造型多样。如用和阗白玉精制而成的龙纹玉璧、凤鸟纹玉戈等,显示了墓主的威严与奢华。出土的200余件仿生动物玉雕,是中原地区继妇好墓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几乎囊括了北温带地区常见动物的所有品种,有玉龙、玉兔、玉蛇、玉鹿、玉虎、玉猪、玉蜘蛛、玉鹦鹉等,雕工细腻,精美绝伦。虢季与虢仲墓,先后被列为1990、1991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虢国墓地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都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宗法、族葬制度以及虢国的历史、经济、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目前,一座总投资2500万元的遗址性博物馆正在上村岭虢国墓地遗址上兴建。该工程被列为河南省“九五”期间十大文物旅游景点建设项目之一,预计2000年年底建成开馆。【原标题:“唇亡齿寒”虢国之悲——河南三门峡的虢国墓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