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高戏的本名叫秧歌戏,又名弦子戏,俗称羊羔戏。1955年,陕县文化馆原馆长李树滋在对扬高戏进行考察研究时,发现它的曲调与迷胡、花鼓调的最大区别就是起伏大,调尾旋律上扬,多用“大跳”,因此将该剧种称之为扬高戏。
与其他戏剧相比,扬高戏的表演、音乐、舞美具有一股古朴气息。它不注重表演技巧,不大段唱白,但重故事(剧情)表述,旦角男扮,延习至今。生、旦、净、丑同腔同调,尤其是净的唱法和音色值得一提,这与其他戏曲相比稍有变化,唱调有72大调、36小调。其音乐伴奏很有特色,弦乐多碎弓、多抖动,加之高音竹笛,可谓繁弦急管、金声玉振,给人以欢快明朗或凄楚激越的感受,很受当地群众喜爱。关于扬高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唐朝。相传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南征凯旋,途经田野听此曲调,顿觉耳目一新,即令乐官将此曲调记录下来。李渊登基后,命宫女学习演唱。从此,宫廷内外共唱此曲,以示荣贵。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又命长安宫民皆唱此曲,以示孝意。中宗时期,该剧的化妆演出很有特色,形成了扬高戏的雏形。唐朝末期,一位赴长安赶考未第返乡的书生,在出函谷关后,因手中拮据,便将扬高曲调传授于灵宝南阳村。南阳村戏班以元杂剧剧本为基础,用扬高曲调登台演唱,形成了具有灵宝特色的扬高戏。经过漫长岁月,它又逐渐流传到陕县和山西的平陆、夏县一带。
清道光年间,扬高戏开始能够与秦腔、蒲剧相抗衡。清光绪年间,豫西、晋南最红火的就是扬高戏。凡大庙会、大戏楼皆请扬高戏班,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扬高戏。相传民国十一年,在山西芮城南庙古会上,扬高戏与蒲剧名班对台。演着演着,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涌向扬高戏那边观看,还挤倒了庙园的大墙。此时的扬高戏,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由于社会变迁、战乱频繁,加之外来剧种相继流入,对扬高戏的冲击很大,变得时强时弱。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日趋稳定,扬高戏有所恢复。但是由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戏,扬高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现在在陕县峪里村仅存的一个剧团,也是该村扬高艺人自发组织成立的。该剧团有成员34人,且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觉拜师学艺的人,平时只能参与业余演唱。该剧团最年轻的艺人35岁,其他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一年的经费只有300元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组织演出,并且还是免费。
扬高戏经千年发展,从盛到衰令人无奈。假如能够让扬高戏从民间走上正式舞台,使其重现往日辉煌,这无疑是一件幸事。作者: ■ 姚书勤【原标题:三门峡古稀剧种:扬高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