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地处中原,分布地域广阔,现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两千余处,距今约5000—7000年,时间跨度达两千年。仰韶文化从1921年发现至今已有90多个年头,经过几代考古人坚持不懈的探索,仰韶文化那原本模糊的轮廓已逐渐清晰起来。
安特生“遇见”仰韶村
考古有时候是需要缘分的,就像李济之于安阳,安特生之于仰韶。
与普通的北方村落一样,在安特生到来之前,仰韶村宁静而寂寞。1920年秋,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派助手刘长山前往河南渑池县寻找古脊椎动物化石,却意外地在仰韶村一带采集到有彩色条纹的陶片和磨制石器。
根据这些标本,安特生判断出附近应当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于是,他在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主持了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并收获了一大批文物。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地质学家袁复礼也参加了发掘工作,还绘制了一幅仰韶村遗址的地形图,在后续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多以此图为依据。
考古发掘之后,安特生以仰韶村的名字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并将其定位为 “中华远古之文化”,使外国学者宣称的“中国没有石器时代文化”的论调不攻自破。同时,中国有了第一支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种命名方式成为考古学命名的通则而沿用至今。
由于没有找到其他参照物,安特生在比较了仰韶与安诺、特里波列的彩陶纹饰之后,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中国的仰韶文化来自西方,这无疑使由来已久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复活。
仰韶早,还是齐家早
离开仰韶村之后,安特生又在甘青地区调查发掘了几十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遗址,收集了大量的陶器。但由于诸多条件所限,他得出的一些结论并不正确,这对接下来的仰韶文化的研究造成了干扰。
安特生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几年后,他满载着精美的文物回到瑞典,却将难题留给了中国考古人,比如,仰韶文化到底有多早?她与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931年,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梁思永主持发掘河南安阳后冈遗址,发现了著名的“后冈三叠层”,即下层土呈褐色和深灰色,是以红陶和少量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层土以绿色为主,是以黑陶和篮纹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上层土以浅灰色为主,是以灰陶和绳纹陶为代表的小屯文化遗存。这为重新认识仰韶文化的特征,解决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一把钥匙。
1945年,考古学家夏鼐主持发掘甘肃半山区阳洼湾齐家文化墓地,在墓葬填土中发现了仰韶文化的陶片。他指出:“龙山文化的发现固然不能解开仰韶文化是否西来的疑问,但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另一种以黑陶为代表的不同于彩陶文化的东方古老文化的结论却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的假说。”这就纠正了安特生关于齐家文化早于仰韶文化的断代错误,以考古地层学证据否定了仰韶文化西来说,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基础。
半坡与庙底沟
仰韶文化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性的成果是1954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主持的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从出土的陶器看,主要是红陶,也有黑陶和灰陶。经年代测试,半坡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早期,是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