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书,传入曲种。源于唐代“俗讲”,原是僧人讲经时的说唱形式,宋代为“谈经”,明为“宝卷”,到了清代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演变为宣讲帝王诏令的“讲圣谕”,清道光以后,内容渐渐为宣讲“十全大善”的民间故事所取代。
桐柏县平氏镇老艺人张书信(1902生)回忆说,在他八、九岁时(约1911年)农历三月三日,桐柏县平氏镇孤峰山庙会,首次出现外地僧人(何地人,法号均不详)设“善书棚”讲唱善书。平氏镇三华堂斋公姚尊斌、牛姑遂向僧人学习讲唱。第二年,姚、牛、海、李四位斋公便在春会上(孤峰山庙会)设“善书棚”讲唱,听者甚多,人们称之为“念善书”。
民国初年,社旗、唐河、邓县相继出现念善书活动。时邓县境内吃斋风盛,凡斋公大都念善书。县城以南华堂、西华堂、三华堂为集中活动地点。农村则在庙会或百姓家中活动。至40年代,桐柏县已遍及各乡、镇,讲唱者俱为庙、观僧道和斋公。听众以妇女为主,尤以老年居多,她(他)们不是为了娱乐,以此为敬神礼佛的劝善行为。较富裕的善男信女往往把斋公请到家里讲唱。
“善书棚”用白布搭成,内放一桌一椅,或用四张大方桌搭台。讲唱人手持善书本端坐念唱。至动情处,讲者泣不成声,听者痛哭流涕。桐柏县平氏的棚内还挂有“磨研”、“下油锅”、“望乡台”、“奈河桥”、“虎撕狼嚼”等表现阴曹地府酷刑组画,也有“二十四孝”中王样卧冰、割肝救母等挂图用以增加其教化的感染力。这种“善书”讲唱与挂图相结合的形式,与唐代的“转变”、“变相”极为近似。
善书的唱腔比较简单,均为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且无明显终止感,任意反复,无乐器伴奏,近似吟诵。桐柏、邓县所唱曲调各不相同。桐柏有较浓的当地民歌特色,而邓县的曲调则近似鼓儿词的曲调。
善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唱词为十字句,上下句结构,一韵到底。内容多为宣扬立善修身,因果报应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少数曲目与鼓词、三弦书的曲目类同。常演曲目有《唐王游地狱》、《杀狗劝夫》、《龙抓熊氏女》、《五元哭墓》、《鞭打芦花》、《割肝救母》、《报母血盆经》、《孟姜女哭长城》、《四下河南》、《小姑恶》、《十封书》、《小姑贤》、《生死牌》、《王祥卧冰》等。
善书的讲唱者多为“积福行善”而讲唱,不收费,名曰“结缘不攀缘”。对于“功德钱”并不拒绝,集中用于修桥、铺路、修庙诸“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群众中进行破除封建迷信教育。加之僧道、斋公相继引退,现已很少有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