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曲,流传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而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来说唱叙述故事的曲艺演唱形成。
据1962年民间艺术普查时,锣鼓曲老艺人讲:“传说乾隆年间,有位艺人叫杨泽蒿在荆关、陕西商南演唱,影响很大。”
锣鼓曲以锣、鼓、钗、小锣为伴奏乐器。曲调有[四六句]、[下河调]、[石榴烧火]、[哭五更]等六十多种。
曲目多为反映劳动生活、爱情故事。有《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等。一目一曲的即用一个曲子演唱一段故事,如:[石榴烧火]。也有一目数曲联唱,如《吴三保游春》其中即用了[游春调]、[下河调]、[剪剪花]等曲联成一套,这些曲调有两句一叠和四句一叠,每唱一曲后,锣鼓即起,有时则边歌边舞,更为轻快活泼。所唱曲子,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歌、山歌、田歌、号子及民间小调,多在过节、庙会或喜庆的日子演唱。
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锣鼓曲搬上曲艺舞台。
锣鼓曲虽与歌舞比较接近,但已具有演唱和叙述故事的艺术特征,逐渐向曲艺形式衍变。
其流传地区除淅川县外,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湖北的陨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