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传统文艺 >> 南阳曲艺 >> 浏览南阳
001
精彩推荐
  • 南阳曲艺-鼓儿词

    鼓儿词

    鼓儿词是我国一个古老、独特、稀有的说唱剧种。它最初..[详细]
  • 南阳曲艺-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是南阳地区主要曲种。源于明..[详细]
  • 南阳曲艺-三弦书

    三弦书

    三弦书又称铰子书、腿板书,是形成于河南南阳的一种古老..[详细]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热点排行
02

乱弹

2016/5/17 17:20:57 点击数:488 【字体:

   
    乱弹,又名杂曲,坐唱越调,俗称“坐板橙头”。流行于南阳、新野、内乡、西峡、邓县等地。
   
    乱弹是一种坐唱形式,一班有三、五人或五七人组成,多用戏曲越调声腔演唱,也有用河南曲子、宛梆和其它戏曲声腔的。演唱时,围桌而坐,每人分担角色并兼伴奏。也有二人一班,一拉一唱或一人自拉自唱的形式,比较灵活。
   
    乱弹起于何时,无考。明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曲律》中说:“清唱,称谓之冷板橙”。清代有“乱弹腔”之称谓。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新野县歪子街即有陈万朋的越调乱弹班,时聚时散,在新野、邓县、南阳一带活动演唱。同班玩友有丁振其、闯得胜(盲人)、许长林(盲人),还有个艺名叫瞎子头的艺人(姓名不详)。演出曲书目有《伍云召》等。伴奏乐器有四股弦、古筝、坠胡等。
   
    民国九年(1920),新野县上庄韩少甫(人称韩老六)组织越调乱弹班,成员有杨文杰、郑世云等五六人。韩少甫擅唱小旦,深受群众欢迎。该班一直持续到1945年。

    1946年至1955年间,新野县上庄刘根才的越调乱弹班活动频繁,其成员刘如林、赵春奎、刘青山、郭青山等深受群众欢迎。这一时期,西峡县七峪村的刘中杰也组织了“坐板曲儿”(坐唱小调曲子),全班四人,一个人扮二至三个角色进行演唱。邓县越调盲艺人仝知也常在邓县各乡镇演唱。
   
    “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野县又陆续兴办过三班“乱弹”,有郭青山越调乱弹班,康谦旺曲子乱弹班和刘付明越调乱弹班。其中刘付明乱弹斑较有名气。他们经常演出《吊金龟》、《跪韩铺》、《二进宫》、 《刘公案》、《火焚绣楼》等。1976年西峡县曲艺队运用豫剧坐唱《红灯记》、《朝阳沟》、《平原作战》的选场,受到欢迎。
   
    80年代以后,乱弹这种形式在南阳地区的个别县的农村集镇偶尔出现。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善书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