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浏览南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邓州罗卷戏

2014/12/11 9:36:34 点击数: 【字体:

邓州罗卷戏
 


    罗卷戏,俗称锣卷戏、乐眷戏,起源于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酬神还愿的“傩戏”和庙中僧道演唱所用的经卷。罗卷戏的声腔是罗戏和卷戏的声腔融合,后吸收梆子唱腔,又称梆罗卷。

    罗戏又称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其唱腔是曲牌体,演唱风格高亢奔放、激昂粗犷。罗戏曲牌原本很丰富,现保留下来的曲牌仅有三十多支,主要曲牌为【耍孩儿】【攒子】【山坡羊】【呱哒嘴】等。罗戏伴奏乐器原无弦乐,领奏乐器为大笛,配以笙、笛等,现在乐队配以弦乐以丰富其表现力。其表演吸收了高跷、旱船、舞狮以及杂技、武术等民间艺术,并以真刀真枪上场演出,武打场面热烈火爆。罗戏剧目以袍带戏居多,原有剧本三百余部,现能够上演的只有八部。

    卷戏又称眷戏,其音乐结构为板式变化体,现有的主要板式有【原板】【黄散板】【紧原板】【攒子】【赋子板】【呱哒嘴】【小笛罗】等。唱腔婉转幽雅,清新舒缓,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多表演男女爱情和民间传说,主奏乐器为锡笛。卷戏现仅存剧目十几种,多是劝善类和演唱经文故事类。

    罗卷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中期盛行于河南全省及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部等地。据《邓县戏曲志》记载,罗卷戏于清雍正年间流入邓州,此后就在邓州流行开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民间曾流传“罗卷戏进了庄,男人不下地、女人不烧汤”、“能舍老婆能舍地,不能舍了锣卷戏”的民谣。现在,邓州市桑庄镇孔庄村罗卷戏剧团仍保持着梆罗卷同台演出的古老艺术形态。

    这种充满民间性和草根性的邓州罗卷戏,在当地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观念,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持续不断的演出保留了古老声腔罗戏和卷戏的珍贵艺术传统,对保存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研究中原文化、中国戏曲史和剧种发展史有着一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007年,邓州罗卷戏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邓州罗卷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新野猴戏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