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学思
日前,在浙江美丽的莫干山下,以“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湖州市政府联合主办,120余位与会代表就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家园共建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传统文化
让精神家园内涵更丰厚
中华民族在5000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记忆。古城、古镇、古村,展示着完整明晰的历史文脉;经史子集,承载着深厚丰富的国学符号;民间挖掘不尽的传统工艺、表演艺术、风俗民情,表现出祖先超凡的智慧,寄托着天人感应的意象;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理想,蕴含着太多建设现代文明应该遵循的准则。专家指出,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精神家园具有超凡的气象和魅力。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调研员王淼说:“精神家园是什么?大致则有,具体则无,似乎总说不太清楚。但细想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精神家园,它是人人向往的地方,里边是家国情怀,是正能量,是满满的幸福感。它是家乡和父母的牵挂,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是看戏、听大书,是博大精深的经史子集……传统文化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性,构成了我们自己的族群记忆,使我们成为我们,而不是别人。精神家园是我们心底最美的期望,它使人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
非遗传承
从个人行为到社会活动
精神家园是多元、丰富多彩的,同时它也并非一成不变,是与时俱进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从非遗保护传承的时代特点出发谈道:“本世纪之初,非遗的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不仅仅成为了热词,而且在人们的情感上也一下子产生了某种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传承人的体会尤为深切。如今,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使他们突然变成了‘左手拉着历史、右手牵着未来’的人。如果说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个人行为的话,今天已经是一个群体性的社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在绝大多数传承人身上体现了文化自觉,他们将自己的技艺知识、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贡献看成是一种公共财产,‘不能把祖先留下的东西带到棺材中去’,他们这种自觉保护意识值得钦佩。”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胡坚表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气象,如拓展了非遗传承发展的新思路,拓宽了非遗普及传播的新手段,同时也丰富了人们了解和欣赏非遗的方式。
立足浙江,放眼全国
浙江是非遗大省,近年来,浙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也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从在全省部署实施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八个一”保护措施,到强化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开展;从创设各类保护载体、探索分类保护方式的实践,到自主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项目、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交流,浙江走出了一条扎实、稳健、科学且富有前瞻性的保护之路。
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表示:“浙江富于文化遗产,浙江人民富于文化创造,浙江的领导干部富于文化情怀,浙江的文化工作者富于责任意识,浙江的传承人富于传承与创新精神……正因如此,浙江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成果丰硕并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强调:“要埋头做事,但也不能忘记抬头看路。非遗保护工作不仅要依靠法律的保障、政府的主导,还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浙江方面能够联手中国文化报社共同举办四届论坛,看似务虚,实则求实。非遗实践的探索尤其不能摸着石头过河,需要理性的思考,要有敬畏历史、爱惜传统的谦卑态度。历数这四届论坛的举办既是立足浙江的实践,同时也是放眼全国,为当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为了交流探讨和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此前,浙江省文化厅曾会同中国文化报社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文化命题,先后在杭州市余杭区、舟山市以“国家文化安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美丽中国与美丽非遗”“文化强国与海洋文化”为主题举办中国非遗保护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