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派河、丰乐河及其众多支流,是肥西古代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就在这块热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斩荆棘、建家园,聚族而居、渔猎而食,留下了丰富的遗迹。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表明,我县现存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39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文物点有新石器及商周时期的古遗址、有历代古墓葬、有明清建筑、有淮军将领建造的众多圩堡。
近年,县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省考古部门的主持和指导下,共抢救性发掘汉代至明清时期古墓葬500多座,古遗址3处,古窖藏5处,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古钱币数万枚,珍贵文物有太平天国铜炮、商代青铜觚、爵、簋,春秋战国时期的鎛钟、鼎、剑、戈、矛以及汉、唐、宋时期的铜镜、瓷器等。这些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形象、直观、准确地反映了肥西县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貌。
针对社会当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县文物部门积极做好保护工作,提出“构建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建议,乡村成立了文物保护队伍,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文物点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保护,此举得到国务院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文物普查简报上称为“肥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