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

2015/12/23 11:08:41 点击数: 【字体:

  从2012年至今,全省的文博人都在绷着一根弦,他们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注:简称“一普”),换言之就是要真正摸清我省国有文物的家底,给这些文物“上户口”。这是一次涉及面广、繁琐复杂的可移动文物基础调查,小到一枚铜钱,大到一座石碑,文物工作者都要进行登记备案。此次普查,意义非同寻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重大文化工程。如今,我省“一普”工作已经完成了89%.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这将是一项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开放、共享的文物普查成果将会为山西的知识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一普”的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行动
 
  在我国的《文物法》中,将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类,共和国成立以来,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三次大的普查,但国家对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尚属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我国文化领域国情、国力资源的大调查和大摸底。在山西,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更加突出。山西历史悠久,文物特色鲜明,我们有文明起源的历史物证,有晋国称雄的实物资料,有草原和农业文明交融的遗迹遗物,有晋商百年的辉煌遗产,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戏曲艺术及人文文化的丰厚遗存。此外,散落在各行业、各单位以及私人手中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这是支撑我省未来发展十分珍贵的社会财富。加强对这些文物的调查、保护和利用,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艰巨任务 文物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
 
  宁立新表示,可移动文物普查作为一项国家任务,作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在我们的手里,完成好这项光荣任务,向国家和全省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必须履行的责任担当。这次普查对山西来讲非常艰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工作任务重,普查覆盖了全省约43000余个国有单位、421家各个行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二是技术要求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35类文物、图书、档案等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三是登录实,按照国家一普颁行的新标准,结合山西省的实际,进行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便捷的技术流程;四是要据实报,对50余万件/套文物的14个指标项都要进行归类、拍照、测量、采集和审核,来不得半点马虎;五是要严控质量,组织专家把关,确保数据准确,完成摸清家底任务;六要保证效果好,这是文物工作社会化管理的一次重要行动,不仅要动员全社会各个行业按计划完成普查任务,实现国家和省里的工作目标,同时还要为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文物的科学管理水平,做活文物这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务公众、服务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枯燥”普查保护文物的必经之路
 
  相比之前举办的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而言,“一普”是枯燥的,文博工作者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提取出一件件文物,进行测量、拍摄、数据采集和登记,完成后再收好放入库房。三年来,全省近万人都在重复做着这项不重复的工作,就是为了将自己的家底登记清楚。在宁立新看来,“一普”工作是不浪漫的,既没有“三普”那样跋山涉水的艰辛和乐趣,也少有发现新物件的惊喜和狂欢,但这却是文物工作走向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一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情况,而且要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并依托管理平台提供相应社会服务。因此,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宁立新说,让每件文物“入住”数据库,就像让居民入户、办理“身份证”,“为文物收藏单位实现文物信息数字化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强本地区文物管理提供统一途径,是更好保护文物的必经之路,只有知道我们自己有什么,才能知道怎样更好地保护文物,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
 
  普查进行时及早发现文物安全隐患
 
  山西被称为文物大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真正拥有什么,如果不是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则很难知晓。此外,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也是压在相关人员身上的重任,在大家看来,只要不把文物拿出来,就能确保其万无一失。其实不然,宁立新在参与普查工作中发现,“一普”工作的重要性还彰显在能及早发现文物的安全漏洞,特别是可以帮助行业外单位,更好地保护现有文物。
 
  宁立新说:“文物责任风险,是每位文博从业者的心病,怎样更好地保护呢?就拿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来说,创办历史达30年之久,很多东西都堆置在库房里,如果不是‘一普’,恐怕没有机会去集中梳理;太原人都知道崇善寺,作为佛门圣地该寺庙里藏有很多珍贵的经书,通过此次‘一普’工作,该寺庙的僧人才知道里面有什么经书,有何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普查的意义所在,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家有什么从而更好地进行保护。”
 
  其实,在普查中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在对各地市图书馆普查时发现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古籍,但保存现状令人担忧,书籍无法在恒温恒湿、防虫防尘的环境下进行保护,但是经过“一普”工作人员的指导,图书管理员开始使用纸质文物的保护技术。“及早发现安全漏洞,及早纠正,能让文物得到合理的保护,‘一普’无疑是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性,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据宁立新介绍,在对行业外单位普查的同时,也是文物认定的过程,会让更多文物有名有分,实至名归。
 
  成果惠民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活起来
 
  在老百姓看来,“一普”不关自己的事儿,其实这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在普查结束后,老百姓有望通过网络上的数字博物馆进行观看,文物将真正实现其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性,为山西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内涵支撑。“目前国家普查办正在建设服务平台,会集中性地展示‘一普’成果,到时候公众不仅可以看到博物馆中的文物精品,也能看到深藏在库房里的东西,这样就大大延伸了文物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在宁立新看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不仅可以促进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还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文物的具体了解和认识,让藏在“禁宫”中的文物活起来。
 
  此外,为了让“一普”工作最大程度地惠及社会大众,宁立新还希望有机会把全省各地珍藏的“家底”来一次集中性展览,让公众能亲眼看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文化珍品,开拓公众眼界,增长大众的历史文化常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最生动的社会宣传教育途径。
 
  2016年,“一普”工作将进入到收尾、总结阶段,但对于山西省来说,该项工作仍将继续。宁立新说:“英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用了30年时间;法国的文物普查工作从1962年启动,现在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摸家底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应该时刻知道我们有什么,怎样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让其成为一项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为山西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加油助力。”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