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耳墙、青石板、青砖墙……对于几代佛山人而言,充满岭南文化风韵的百年古村,已成为他们心中乡愁的寄托。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佛山的古村难以避免地落入被人为破坏的险境。
为了延续与传承这批百年古村,2014年底佛山市文广新局制定并发布了《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提出佛山要以30个古村活化作为引领和示范,挖掘文化内涵,并于2015年完成首批13个,2016年完成其余17个古村落的活化升级。
如今一年之期已近,古村活化工作成效如何?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首批13条古村所有项目开工率超过八成,完成率达到60%,“今年首批13条古村落活化升级的目标是达到‘初见成效’层次”。根据《佛山市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初见成效验收评分标准》,达到80分的才能称为“初见成效”,达到90分的为“成效显著”。
除了量化考核标准,古村活化进行一年后,给人的直观感受有怎样的变化?
作为首批活化的古村之一,夏日的烟桥村,满池荷花格外引入瞩目。南海区九江镇委宣传文体办副主任崔结红称,村集体自行投入了8万元,将祖祠旁约3400平方米的池塘进行清淤,改种荷花以美化环境。而高明区则编制了《榴村分阶段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第一阶段将重点修复榴村的传统风水地貌,还原村前水塘历史旧貌,改造道路和路基,提升整体环境。
当前,佛山首批活化古村的生态环境、历史建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保护。笔者认为,接下来古村活化工作不仅停留在“修旧如旧”,更应守住百年古村的“魂”。
所谓百年古村的“魂”,一方面体现在古村的空间格局、人文古迹、生活场景、民风民俗等方面。例如,传统岭南文化的风俗、礼节是否得到了延续、弘扬?从祖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训言、守则能否为今人所理解、遵从?
就拿烟桥村来说,“一入烟桥,必行正道”这句话便很好地诠释了该村“精魂”之所在。它不仅指代烟桥村中轴线的“烟桥正道”,更是烟桥村世代相传的祖辈训诫,警示后人要行正道,千万别走歪路。笔者认为,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烟桥村或可通过古村活化,为这8个字再度注入生命,塑造烟桥村的内在品格。
另一方面,百年古村“魂”也应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探索“与时俱进”之路。过往“垂垂老矣”的古村落应重建社区氛围,让游子及历史、文化爱好者回归其中,在此地创业、生活,以聚集人气,让古村重现生机。
在此方面,深圳观澜版画村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借助中国第一代木刻版画家陈烟桥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力,该村打造了一个集原创、收藏、展示、交流、研究、培训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版画创作基地。在此举办的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成为中国所举办过的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参与国家最多、参展艺术家最多、收件数量最多、作品质量最高的一次展览。
“深圳观澜版画村拥有集原创、收藏、展示、交流、研究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版画产业链条,展示出‘文化+旅游’的强大号召力。”作为活化升级工作一直以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长岐村乡贤卢健志如是说。
当下,佛山的古村活化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笔者认为,在进行硬件提升的同时,不妨思考如何让古村聚人气、现生机,如何守住古村的“魂”。只要结合合适的活化思路,一个游人如织,产业兴旺,且具备浓厚岭南文化特色的古村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