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际 >> 浏览文章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重生”

2016/8/22 9:59:07 点击数: 【字体: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重生”
 
论坛展览区,观众用虚拟现实技术“触摸”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孟  欣  李佳霖
 
    数字圆明园、敦煌数字化平台、虚拟现实考古展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遗产地借助数字化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再生,在国内外文化遗产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行动。
 
    日前,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6)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论坛由清华大学数字遗产团队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发起,以“重现生机”为主题,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中数字化的实践经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技术与理念,为不同类型的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活动做向导。
 
    从数字存储到价值挖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告诉记者,第一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于2010年召开,当时只是把各个遗产地做成图片或简单的视频,对于数字遗产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许多专家心里尚不清楚。“如今,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迅速发展,在涌现了大批优秀成果和案例的同时,其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她表示,数字遗产不仅是对于遗产的数字化复原、存储和展示,还包括从数字遗产的相关理论研究走向产品实践。
 
    与我国数字遗产保护遥相呼应,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介绍,近50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遗产价值的认识迈上新台阶。他们注重挖掘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关注本地社区对遗产价值的诉求。同时,不再认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固定的,注重其动态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无形资产——知识。“对遗产的演进发展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记录和保护,必然用到数字化手段,这是数字记录的重要意义。”他说。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行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目前,中国正在借助“互联网+”国家战略,全面行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据悉,我国正在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和重现,探索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开展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挖掘,重点阐明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其背后的故事,为后续产品研发、领域融合等提供更专业、科学和权威的信息资源,并在推动新技术与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受到国内外好评。
 
    再现消失的文化遗产
 
    现今,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巨大作用成为国内外文化遗产界的共识。“数字技术帮我们拨开认知历史的重重迷雾,带领今天的人们感受过去文明的辉煌,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郭黛姮说。
 
    在论坛以及同时举办的展览中,数字圆明园项目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很多人迫切希望看到这个曾经的‘万园之园’的样子,甚至有人提出重建圆明园。然而,重建圆明园牵涉到很多文物保护,以及资金、技术上的难题。”负责数字圆明园项目的郭黛姮告诉记者,借助计算机三维复原等相关技术,能够把圆明园场景复原出来,解决遗产保护和遗产重生之间的矛盾,满足公众的观赏需求。
 
    为了调查清楚圆明园的营造过程,郭黛姮及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团队查阅了2200余张样式房圆明园存图,在开展各种科学研究考证后,进行数字化建模。例如,由于依靠褪色泛黄的老照片无法还原建筑上那些色彩斑斓的琉璃的真实颜色,项目团队就在库房中找到花纹相同的碎片进行比对,再通过数字方法还原本来色彩。“我们还在建筑图中发现了喷泉的地下管道,为此,我们请来专业人员,用探地雷达发现管道确实存在。我们还运用数字化手段做出海晏堂水法的水利机械模型,复原当时的调水过程。”她告诉记者,现今,可以在残迹遗址前,手持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那些被烧毁的屋宇庭院、亭台楼阁立刻“再现”,还可借助移动导览系统,观看收听图文并茂的景区介绍、全景环视、数字影片等。
 
    此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介绍,他们对敦煌壁画做了数字化复原和体验设计,例如将风化侵蚀,已经变成黑色的敦煌壁画人脸色彩进行数字化还原,并生成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场景,做成三维动画进行演示。
 
    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
 
    与会者表示,“重现生机”不仅是让消失的文化遗产再次“出现”,更重要的是挖掘遗产新的生命力,使其形成新的价值,拥有继续存在、延续的动力。
 
    “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更好地接受文化遗产保护观念,让文化遗产不再是冰冷的、晦涩难懂的、放在博物馆橱窗里的状态,而是融入我们的生活。”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告诉记者,用数字技术重构的文化遗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资源,成为新的文化IP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使文化资源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和变化,可以更广泛地延伸和利用。“把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变成独立的文化IP,延伸到相关的文创产业方面,这可能是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未来走得更远的一个方向。”她说。
 
    在论坛中,不少单位展示了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阐释,进而产生的文创产品。湖北省博物馆多媒体创作中心负责人于淼介绍了该馆的漆木器修复与多媒体创作的项目。他们依据湖北随州出土的2600多年前的妆奁底部的漆画作品,用手绘方式将古人的生活场景进行复原和再创作,再根据原始资料进行填色,制作动画短片,并出版了同名的填色图书,鼓励观众用画笔跟古人对话。此外,还搭建了木偶剧场,希望能够引起小朋友的注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中医文化:在海外烙下“中国印”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