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有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

2016/8/9 9:23:27 点击数: 【字体:

  “今晚,梅葆玖大师生前两份心愿得以实现。一是《大唐贵妃》的复排,二是梅兰芳黑胶唱片全集的出版,以此祭慰梅老。”8月2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前,中科汇金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志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8月2日,是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的百日祭奠纪念日,当晚由北京京剧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了一场纪念演出,与此同时,中科汇金公司修复完成的绝版“全套梅兰芳唱腔胶木唱片”与“梅兰芳唱腔全集CD”一并呈现。这完成了一代宗师跨越百年之梦,是老唱片修复和再出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广大京剧票友的福音。听到这个消息,一位阿姨激动得哭了,她哽咽地告诉记者,对于梅兰芳迷来说,这套全集异常珍贵,让自己有机会重温经典,穿越时空与先生对话。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完成此次修复工作的正是熊志远所带领的中科汇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公司致力于我国有声文化遗产的抢救、修复与数字化保存的研究工作,为留下珍贵的记忆和旋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外国专家一句话 燃起创业激情
 
  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门内的孚王府,绿树成荫,庭院深深,在夏日的蝉鸣声中,王府老宅显得静谧古老。中科汇金公司熊志远办公室深藏于孚王府中院一隅,环境的历史厚重感与有声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事业相得益彰。走进熊志远的办公室,无不流露出一番文化艺术的韵味,办公桌、书架上堆满了老唱片、书籍、古玩器物,一些收藏的书画作品也放置于此。
 
  “我喜欢收藏老的东西和一些传统的艺术品,有时候连做梦都在寻觅有趣的老物件。”也许是兴趣使然,2011年,熊志远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华人音乐文献保护计划”,这次会议让熊志远开启人生的梦想。
 
  “我记得当时会上汇集了国外一些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们,还有国内的馆藏单位及专家学者们参与了,会上有外国专家指出,意思是说我们华人在音乐文献保护这一块所做的贡献还不大,还没有让世界听得到。”就是这句话,刺痛了在场的中国人,更燃起了熊志远心中的创业激情,“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么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储存量这么大,为什么没做出来呢?我们想做一件让世界聆听到中国音乐文化遗产声音的事情。”
 
  经过反复琢磨和调研,熊志远发现数字化修复有声文化遗产在国外已经做得非常成熟,而国内做得不是很成功。 “由于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历史音频资料修复和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而且有些馆藏机构对于老音响资料数字化保护的认识不够。”唯有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方面意识超前,当时在国内建立了唯一达到国际数字化标准要求的数位典藏工作室。
 
  看到差距,就有机会,熊志远动心地想,“国内市场这么大,把国外的技术引进过来,再请国外IASA(国际声音和音视频档案馆联合会)的专家成员和国内专家组建的专家队伍,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我们一定要做这件事情,要让音乐文化遗产走出去。”熊志远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
 
  用工匠精神 做最真实的声音
 
  “梅老说,这是父亲最真实的声音。”熊志远回忆起,第一次将制作的母带给梅葆玖先生,他听完的激动和惊讶。“梅老告诉我,这里不光是梅兰芳的声音,还有马连良的声音,那时候他们同台演出,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套唱片也包括马连良最纯正的声音。”
 
  在熊志远的办公室,两侧分别挂着梅葆玖先生和田青老师题词,梅葆玖先生提笔的“百年留声-万世传音”;田青老师提笔的“佛心”和“把遗产交给未来”;熊志远说,每天看到两侧二位大师的题词,时刻提醒自己,即使再有困难也能够坚持。两位大师希望,熊志远和他的团队能将有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事业继续下去。
 
  “在梅老的悉心指导下,近5年时间,我们为梅兰芳先生的唱腔进行重新收集、整理、修复,解决了音质、曲目、断代等诸多问题,60多年来唯一全套梅兰芳制作完结,完成大师一生的最后心愿。”熊志远说,“如今,这些母带已成最后绝版。梅老希望我们出版后,把母带捐给博物馆。”
 
  对于熊志远来说,梅兰芳的老唱片修复出版是样板工程。由于“老唱片”载体特殊、年代久远、保存条件简陋,导致受潮、霉变、腐蚀、变形等现象。运用国外最先进的机器,通过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将这些老唱片修复完成,数字化之后,再次以黑胶唱片的形式出版,“复活”经典唱段。
 
  “其间,有6张唱片生产出来后中间有些许瑕疵,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来,而且当时成品都已经完成了,已经有人预定部分了。但我还是坚持要求重新修复制作母带在德国复制黑胶,重做损失好几十万,但我觉得不能将就,必须追求极致,做到完美。当时有人劝我多次在日本复制黑胶唱片,都被我否决了,我要求在德国最大的工厂生产。”
 
  除了梅兰芳全集,创业五年多来,熊志远带领团队多次完成国家级、北京市重点项目并获得奖励扶持。其中包括《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音乐的保护应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长调》、《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资源库》等。在有声文献资料数字典藏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进入到国家图书馆、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机构并建立了8处工作点,每天都在紧张而忙碌的抢救修复我国丰富的有声文化遗产资源。
 
  创业路上冷暖自知 初心坚定不移
 
  熊志远在朋友圈写过一句话,“创业,是自己左手温暖右手,时常是半夜醒来还在思考前方的路。”
 
  创业这条路,从来都没有坦途。谈到困难,他却用技术男的理性简单概括:“在国外的技术引进过程中,能不能完全消化掉?技术设备老旧,找不到零部件,需要重新画图纸加工?”他更多提及的都是技术难题。
 
  人才匮乏,其实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接触过模拟录音的工程师一般岁数都很大了,年轻人对模拟时代的录音载体不是很感兴趣,他们学的都是数字录音,对模拟录音又不是很了解。”
 
  此外,一些公共馆藏机构和高校仍需做大量的工作,有些馆藏机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缺失,对自身珍贵的馆藏音乐文献了解不深,对载体有效保养及数字化保存重视不够,致使这些珍贵的馆藏有声文献资料逐渐损毁殆尽。
 
  近年来,部分单位也开始了对自己馆藏有声文献资料整理修复,但大多还是建立在对声音资料和馆藏档案整理修复的认识基础上,而并没有提升到文物保护和数字化应用的产业开发层面;且各家信息不互通,没有统一的技术手段和标准。
 
  已开展相关保护工作的馆藏机构对数字化保护字面意思的理解也有误区,没有用专业的设备及科学的方法来采录修复,实则是对本已脆弱的有声文献载体的一种伤害。除公共图书馆、艺术院校、研究所、唱片公司等机构收藏部分外,民间收藏的大量有声文献资料,由于没有系统组织的去挖掘和整理统计,也就更谈不上系统有效的去修复和开发利用了。
 
  同时,载体的保存保养是一件要非常用心的事,由于认识不足、缺少技术力量等,这些记录有声文化遗产的载体正在逐渐老化,将面临毁损和销蚀的危险。
 
  技术不断在创新,财力的支撑也会遇到困难,“很多项目需要不断地投入,短期看不到回报甚至是赔着钱做。”熊志远不经意间提起。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完成数字化的“老唱片”有2万张左右,但具有修复价值但还未能修复的音乐文献载体却有百万张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限制。要将这上百万张音乐文献载体进行保养及数字化修复则需投入上亿元。
 
  “我们也走过很多弯路,但有声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这条路,我们是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谈及未来,熊志远表示,“未来还有太多大师的作品等着我们去做整理修复;我们要为音乐文化遗产做一个大数据库,应用在高校、公共图书馆、中小学进行教学应用、学术研究、音乐欣赏等,以及与国际相关组织合作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出去’,我相信这件事情将来不管多少年,永远都有价值。”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