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洛阳

七月流火之洛阳印象(2)

2013/11/4 10:52:15 点击数: 【字体:

    中岳庙
 
    登封是三教汇聚之地,中岳庙便是道家的代表了.相对于少林寺的昌盛,嵩阳书院的文脉,作为三者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景观,门庭冷落的中岳庙恰如其分地向世人展示了其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其实作为华夏大地上最古老最正宗的本土学派和宗教之一,道家也曾有过极度的辉煌.远从河图洛书,以及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开始,一直到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以后,道家都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扮演着其独一无二的角色.尤其是三千年前传说中武王伐纣时的那场人神混战,更是达到了其人才辈出事业兴盛的辉煌巅峰.以至于事后论功行赏时,连当时的总设计师子牙同志自己都没能占得一席之地.据说今天中岳庙的庙主文聘先生也是因那时的赫赫战功从而谋得了现在这个职位.只是从那时起,似乎众多的道家人物便早早地都躺在了功劳簿上,千百年来不见有丝毫新的业绩.即便是后来诸多传说中的三教并进,释道争锋的事迹,也大多都以道家的失败而告终.传说中中岳庙最早供奉的只是文聘一人,而今终于也将夫人一并接进了大殿,这也许可算是千年来最大的革新和成就了吧.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儒家的代表,更是礼教的发祥地.中华几千年的礼教传统,终于在此被发扬光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鲁迅先生曾说看见礼教书籍中间写满了吃人的字眼,但在今天的嵩阳书院里是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吃人的痕迹的,你能看到的都是些诸如"劝学","正己","治世"等等的语录,或许这也是后世学者为尊者讳,有意识地做了删节改写了吧.寺内那株据称有4500年历史的大树,其生命直可远溯到五帝时期,如今尚有新芽,不知可否算得上是华夏第一树.而自古便倍受推崇的儒家学说,不也正如一棵植根于华夏沃土的大树,历久而仍未衰吗?

    古墓博物馆
 
    古墓博物馆展示的不同时期人们的最终的归属.如果说千唐誌斋中那一块块墓誌石刻还让人觉得抽象和单薄的话,那这里展示的便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终的空间了.依据原始状况进行模拟复原的众多墓室集中体现了汉唐以来历朝历代的丧葬习俗和礼制,而墓室中众多的精美的壁画和殉葬品也代表了当时灿烂的艺术成就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不过对曾在其中的那些人来说,这一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无论当时的贵贱美丑,现在都只是占据着博物馆中的一个展位而已.就连旁边的景陵如今也已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地宫,只能让盛夏前来的游客少许能感觉到一丝来自地底的凉意而已了.

    小浪底
 
    古有"黄河清,圣人出"的传言.初到小浪底还以为黄河真的已经变得清澈无比,后来才知道所看到的清澈的一段原本是是黄河故道现在早已成为了用来蓄水的水库了.拦河而筑的小浪底大坝的壮观自不待言,用来发电的水力发电机组却被藏在了深深的大山之中无法一睹风采.好在运气还算不坏的我们终于看到了大坝开闸放水排沙的壮美景观,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龙马负图寺
 
    若论起龙马负图的典故历史,那已然是很久远的了,但它目前的建筑却基本上是后来重建的.河图洛书,是传说中的中华文化之源,到龙马负图寺来,也是因为怀着这一种寻根溯源的虔诚和感恩而来的吧.正殿供奉着的伏羲,炎帝和黄帝,那都是我们华夏始祖.而两侧长厅石刻的周易全书,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典籍瑰宝.只是,当初负河图而出的龙马,至今已不知到了何处.相比于后世因驮佛经东来而倍受推崇的那匹白马,龙马大概也会倍感不平的了吧.

    光武帝陵
 
    光武帝陵当地人又叫作刘秀坟.于苍松翠柏间掩映着的一堆荒冢,这便是近两千年来光武帝的唯一栖息之所了.光武帝陵园中的古柏很有特点,据说是因为当年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后来都化作了参天大树守护在了帝陵周围.以至于今天光武帝陵中不多的一些景致也全部都集中在了树上,反倒是这座墓园的主人,却静静地躺在那堆荒冢之中,渐渐地被游人冷落遗忘了.

    千唐誌斋
 
    千唐誌斋大概算得上是此次洛阳游的最冷清最萧条的景点了,下午两点多钟到门口时甚至发现连工作人员都还在关门午休.诺大的一座庭院基本上看不到人影,路边的杂草檐间的蛛网说明这样的状况也已远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作为一处专门收藏墓誌铭的景观这也很容易理解:一般人谁会有那么大兴趣去关心那些与己无关的冰冷的石刻碑帖呢?更何况它离洛阳又是那么的远!不过其间收藏的墓誌多达千余件,以唐代为主也间杂有少量其他朝代的,嵌满了好几个房间和庭院的墙壁.细细看去,每一件墓誌都描述着一个曾经是活生生的生命,尽管墓誌本身有繁有简,有长有短.铭碑本身有大有小,有精致有粗糙.那些生命生前也有富有贫,有贵有贱.甚至还有很多不知其姓名来历,只用一句"不知其何许人也"就轻轻带过了的.但今天,他们终于被汇集在了一起,不分地位也不分年代,没有歧视也没有差别,平等地共同拥有这一方小小的空间.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或许这也是个无奈的别无选择的却仍可以接受的结局了吧.

    金谷园
 
    每当读起杜牧"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的题金谷园诗句,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小楼夕照落红如雨的凄美画面.也久闻金谷春晴是著名的洛阳八景之一.虽然现在已不是春天,但还是满怀希望地去寻觅了一番.从地图上看金谷园应该离火车站不远,但问了很多当地人都说不知道,也有人说如今的金谷园已经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地名,昔日那座曾是石崇旧宅,绿珠故居的园林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虽然还是不能相信昔日的洛阳八景之一今天只是徒有虚名,但因时间关系终于还是放弃了原有打算没有再深究下去.只能徒叹"流水无情草自春"了.后来在一本野史小说中无意中看到绿珠仙去后曾赋诗一首,中有"红残钿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之句,在慨叹人去楼空之余,也不由佩服起绿珠千年前的先见之明和准确预言了.

    函谷关
 
    从千唐誌斋回洛阳的路上曾想让司机对照着地图按图索骥,去寻找地图上标明的汉函谷关遗址,领略一下当年秦汉雄关的险峻和巍峨.但终于也没能如愿.问路时当地人的话太难懂,而司机大概想着早回洛阳所以也只是敷衍而不肯出力寻路.后来便胡乱指着一处断壁残垣说那便是函谷关遗址了.虽然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这便是使那六国联军逡巡而不敢进最终闻风而散的秦时边关,但终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放弃了.

    天子驾六
 
    天子驾六车马坑位于市区王城广场的地下,那应该是座东周时期的车马殉葬坑.当时只有天子才可以乘坐的六匹马拉的车,其地位大概会相当于现在只有领导人才能乘坐的空军一号了吧?而其他如诸侯可以乘坐的四匹马拉的车,以及士大夫可以乘坐的两匹马拉的车.除了马匹的多少以外,其他似乎就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联想到现在各种各样的依级别而配备的大小不等豪华不等贵贱不等的轿车,你不能不感叹上古时人的朴素与单纯.而这里面的马匹,无论当时只是士兵的坐骑,还是士大夫诸侯的车力,甚或是天子的御驾.无论当初如何马随主贵,如今皆已是空留白骨一堆,徒使后人嗟呀的了.
 
    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中种植了大片的牡丹,但因为季节不对,所以也只能试图通过不同的叶片去勉强分辨不同的牡丹品种了.但那条长长的镶满历朝牡丹诗词碑刻的长廊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徘徊在长廊中,吟诵着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牡丹诗词,似乎也能有一种繁花似锦口齿噙香的感觉.这也算是对错过牡丹花季的人们的一种体贴和补偿吧.

    后记
 
    又拖拖拉拉写了一长串,回过头来一看觉得有些地方象是在故意挑刺.或许走马观花般地游洛阳就好象是拿着放大镜看一块古玉,初入眼帘的反而会是那些瑕疵吧.但不管怎么说这总是有违初衷的,所以又作了些删节.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重游洛阳,也衷心的希望洛阳这座古都能够凭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摆脱旧有的负担和束缚,克服现有的种种缺点,在新时代重获新生,再放异彩.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旅游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