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玄奘大师早期史实的补考与研究

2015/3/25 17:25:40 点击数: 【字体:


    董煜焜

    玄奘(600-664年)在出国之前,其家世和早期在国内游学行历,学术界及前人多有论及,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若干史实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有关玄奘大师的祖系考略与早期国内游学的行历其原始资料,主要有慧立、彦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慈恩传》)、冥祥《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以下简称《行状》)、道宣《续高僧传》等,其引文不再标记。

玄奘大师早期史实的补考与研究


    玄奘的祖系考略

    据《慈恩传》载:玄奘法师俗姓陈,名祎“陈留人也,(《行状》作颍川,在今河南许昌长葛一带),汉太丘长仲弓之后”。是说玄奘的远祖陈寔是河南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的行政长官。

    据《后汉书》《陈寔传》记载,玄奘的远祖陈寔(104-187年),字仲弓, 颍川许(今河南长葛市古城乡陈故村)人,曾任东汉太丘长。在陈氏世系源流中,陈寔是东汉颍川的重要级人物。说陈寔少时家境贫寒,曾在县里作小吏,任劳任怨,又有志好学,受到县令的赏识,让他去太学读书。后来陈寔先后任颍川郡督邮、功曹,其高尚的德行为远近所叹服。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司空黄琼推选陈寔为闻喜长,后又改任太丘长,也就是县一级的行政官吏。他以德治政,关心爱护百姓,以致邻县不少人要迁居到他的辖区。后来长官违法赋敛,加重百姓负担,陈寔无法阻止,便辞官归里。

    陈寔德冠当时,成为东汉远近宗师的名士之首,荀爽、贾彪、李膺、韩融、王烈、管宁、华歆、邴原等都曾向他问学。陈寔作为名士领袖,他当时的活动亦为各方关注。按照“贤人上应星象”的说法,据说,当时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从观测德星(即木星,旧谓主祥瑞之星)的出现上,就能看出陈寔的出行。

    东汉末年,宦官弄权,大兴“党锢之祸”,对士族名士大肆进行迫害。延熹九年(166年)李膺等二百余人被诬为党人,陈寔也在其中。其它人大多逃避求免,但陈寔确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大义凛然地自请入狱,第二年才遇赦出狱。建宁元年(168年),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谋除宦官,征召陈寔为掾属,参与制定计策。但不久事败,窦武被杀,宦官更大规模地缉捕党人,陈寔再受党锢,隐居家乡。

    党锢解除后,大臣们纷纷推荐陈寔,朝廷也多次以公相之位相召,但他都推辞了。中平四年(187年),陈寔病逝于家中,享年84岁。各地赶来吊祭的有3万多人,送殡的车子千辆,披麻戴孝者500多人,大将军何进也遣使出席。公元188年,豫州刺史为陈寔褒功,建庙立碑,谥为“文范先生”,著名文学家蔡邕撰写碑文,并将他的图像张贴百城,树为朝野吏民的道德典范。后又追封为颍川侯,钦赐龙牌。

    说到玄奘的远祖陈寔,人们自然会想到“梁上君子”这一成语。成语说的是陈寔在乡里威信很高,人们都很重视他的建议,认为“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一次有一小偷躲在他家房屋的梁上,准备夜里行窃,陈寔发现后,不动声色地把儿孙们叫到屋里,正色教育他们要努力上进,正正当当做人,不要像梁上君子那样养成坏习惯。伏在梁上的小偷听了很受感到,跳下来向他请罪。此事传开后,其它人也都受到了教育,盗窃案减少了。这便是“梁上君子”的由来。

    陈寔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陈纪、陈湛最有贤名,当时人们把他们父子三人并称为“三君”。颍川陈氏由汉末入魏晋成为当时的一流高门,子孙历十余世冠冕相承,家族地位历三百年而不坠,是魏晋时历史最为悠远的世家大族之一。颍川陈氏成为中华望族,天下陈氏也共以颍川陈寔为祖。陈氏家祖从东汉太丘长陈寔起,在许昌长葛一带度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安定生活,到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为避战乱陈姓才和林、郑、黄等姓族越山渡水,开始向南分化播迁。

    玄奘的高祖陈湛(陈寔之子),北魏时,官居清河太守,据《续高僧传》记载:“由于家风纯正,陈湛为官克勤克俭,清正廉洁,其贤德自是盛传一方”。

    玄奘的曾祖父陈钦,武将加封,《慈恩传》卷一载:“北魏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国家教育机构国子监中负责教授儒家经典的官员)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食以周南,子孙因家,又为缑氏人也!”也就是说,其祖父陈康在北齐任职时,调动工作到周南(古洛阳缑氏县一带),陈家这一祖系,才从祖籍地颍川迁到了偃师缑氏,以后就定居于缑氏县的陈河村。

    据文献记载:玄奘的祖父陈康,幼年好学,遵祖训,“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从小就通读《论语》、《老子》、《孝经》。到了青年,更是崇尚儒学,《春秋左传》、经、子、史学无不遍览,并精于北魏时盛兴的《九章算术》和“说文解字”,后又研究《神农本草经》,同时擅长医道,是当时洛阳一代有名的大儒。据陈氏后人传承,晚年陈康归隐故里后,为民行医,兴办教育,在缑氏一带创“草根堂”坐堂行医,救死扶伤,他传下的《祛疾良方》、《居家方》、《茵陈公英汤》成了四方乡亲疗疾的百代良方。尔后,陈康为培养后代,又在陈家大院临街处开办私塾学堂,名曰“明伦堂”,私塾除开设诗文、历算课外,还开设书法、礼仪、识农、武功等课程。这个私塾学堂从玄奘的祖父陈康起,历百年不衰。从“明伦堂”走出来的学子,据陈氏后人回忆,秀才、举人多达十几个,其中一位薛姓的学生薛跃曾官举南宋福建刺史,他家门前有朝廷敕匾。

    玄奘的祖系,从远祖陈寔、高祖陈湛、曾祖陈钦到祖父陈康,一脉相承,造就了陈氏家族世代为官的历史。

    玄奘早期在国内游学行历

    隋炀帝大业八年(612年)敕在东都洛阳,度二十七僧,玄奘破格被大理寺卿郑善果录取为僧,始得出家,法名玄奘。出家之后,玄奘与兄长捷法师同住于洛阳净土寺。到公元617年,玄奘十八岁,六年间一直在净土寺学习,从未离开过洛阳。《慈恩传》卷一载:“时有景法师讲《涅槃经》,执卷伏膺,遂忘寝食。又学严法师《摄大乘论》,爱好逾剧,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咸惊异。乃令升座复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美问芳声,从兹发矣”。

    大业年间的东都,佛教法事极盛。《慈恩传》卷一载:“初炀帝于东都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居焉。其征来者,皆一艺之士,是故法将如林、景、脱、基、暹为其称首”。此中所说的四大师即慧景、智脱、道基、宝暹。智脱卒于大业三年(607年),其余三位高僧后来都先后成为玄奘的老师。

    然而,这时隋朝已濒临灭亡,又暴发了空前的农民大起义,东都洛阳已成为瓦岗军与隋军激战的战场。天下动乱,凋零破败,寺院被毁,僧众逃亡。玄奘遂对二兄长捷说:“洛阳虽是父母之邦,怎奈时势混乱,与其守以待毙,不如走而求生!”他向二哥建议投奔长安,时李渊已在长安即位,玄奘与兄自此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那时他已十九岁。

    公元619年初夏,玄奘和二哥抵达长安,暂住庄严寺。关于玄奘此年在长安的活动,《读高僧传·玄奘传》记载稍详:“大业余历,兵饥交,法食两缘,投庇无所。承沙门道基化开井络,法俗钦仰,乃与兄从之,行达长安,住庄严寺。”此寺是隋文帝修建的,原名禅定寺,武德元年(618年)刚刚更名。

    《慈恩传》说:“是时国基草创,兵甲尚兴。孙吴之术斯为急务,孔释之道有所未遑,以故京城未有讲席,法师深以慨然。”由此可知,玄奘与其兄想在长安学习并未如愿,当时大批僧人前往蜀地,玄奘法师对其兄说:“此无法事,不可虚度,愿游蜀受业焉。”于是二人相随,经子午谷入汉川,在这里,他们“遂逢空景二法师,皆道场之德。相见悲喜,停月余,从之受学。仍相与,进向成都。”

    在前往成都的路上,玄奘法师仍然向空法师和景法师请教,到达成都时,已经将《摄论》、《毗昙》各研习一遍。

    当时的成都,已成为全国的弘法中心,在战乱时期,此地大师云集,各种经论都有宣讲弘扬者。据《慈恩传》记载“诸德既萃,大建法筵。于是更听基、暹讲《摄论》、《毗昙》,及震法师《迦延》,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究通诸部。时天下饥乱,唯蜀中丰静,故四方僧投之者众,讲座下常数百人。”到成都后,玄奘听宝暹讲《摄论》,向道基学《毗昙》,向道振学《迦旗延阿毗昙》(即《毗昙犍度论》)。玄奘还向震法师学习《迦延》。

    玄奘在成都停留的时间,几种史籍记载不一致,《行状》说:“四五年间,究通诸部……法师年二十有一,以武德五年,受戒”等。《慈恩传》卷一记载:“二三年间,究通诸部……法师年满二十,即从武德五年,于成都受具。”但不管如何,武德五年在成都受具足戒(即大戒)是一致的。按照佛教仪轨,受大戒之后的比丘,需要有两年时间学习戒律,因而玄奘离蜀的时间不大可能是武德五年,应是晚一两年之后的事情。如此推理,两家的记载不见的就是矛盾的。总之玄奘在成都受学的时间不会短于五年,离开的年龄应该是二十二岁。

    玄奘在成都由沙弥成为一位比丘,而其兄长捷法师则是一位公认的高僧,对此《行状》如此说:

    法师兄因住城都空慧寺,即长捷法师焉。其亦风神郎俊,体状魁杰,加之秀美,每出外衢路观者,莫不驻车停盖。讲《涅槃经》、《摄大乘论》、《阿毗昙》,兼通史传,及善老庄,为蜀人所慕。总管酂公、行台尚书韦云起等,特所钦垂。至于属词谈吐,蕴藉风流,接物诱凡,篇章书疏,和光缊噱,狎道俗之情,有出于弟。若其亭亭独秀,不杂埃尘,游八宏,穷玄理,廓魔气以为志,继圣达而为心,匡振颓纲,苞挫殊俗,涉风波而意靡倦,临大难而节逾高,通曩哲之深疑,开后贤之未悟,垂义功于来裔,标准的于当今,乃率生而寡俦,非唯兄之弗建也。然昆季二人,懿德清规,芳声雅质,虽庐山将远,无得同焉。

    这里将长捷法师、玄奘法师与著名的慧持、慧远兄弟相比较,从历史事实上看,非常恰当。同时《行状》这段记载是玄奘兄长捷法师在所有史籍上记载较为详尽的一段,其它传记只是一笔带过,所以,从研究玄奘家世方面看,弥足珍贵。

    《慈恩传》记载:玄奘法师受具足戒“坐夏学律,五篇七聚之宗(此系佛教僧尼戒条的总称)一遍斯得。益部(今四川成都一带)经论,研综既穷,更思入京,询问殊旨,条式有碍。又为兄所留,不能遂意。乃私与商人结侣,泛舟三峡,沿江而遁,到荆州天皇寺。”玄奘离开四川,是因为研综已穷,多留无益,他离蜀之后想到何处呢?依《行状》和《慈恩传》是因当时天下粗定,京城法席更开,便再思入京,由于因缘不遂,为兄所留,只得与兄不辞而别,跟随商侣,沿江而下,到达荆州。

    道宣的《续高僧传·玄奘传》说:“晚与兄俱往益南空慧寺,私自惟曰:‘学贵经远,义重疏通,钻仰一方,未成探赜。’有沙门道深,体悟《成实》,学称包富。控权敷化,振网赵邦。愤发内心,将捐巴蜀。捷深知其远量也,情顾勤勤,每劝勉之,而正意已行,誓无返面。遂乃假缘告别,间行江硖。”依此说,则是玄奘听说赵州道深之名,想从学于他,因为兄长不同意,他只好偷偷离开。应该说《续高僧传》的说法更准确,因为后来玄奘并未从荆州到京,而是北上求学。依照《行状》和《慈恩传》,玄奘后来从荆州直接北上。依道宣所叙述,则是:“途径所及,荆扬等州,访逮道阾,莫知归诣。便北达深所,委参勇铠。”还顺道访问了扬州等地。虽称游学访道,然并未遇到真正的高人,于是玄奘向北到赵州向道深求学。

    玄奘沿江而下,到达荆州的时间,可能是武德七年(623年)夏。据《慈恩传》卷一记载:

    时汉阳王以盛德懿亲,作镇于彼。闻法师至,甚欢,躬身礼谒。发题之日,王率群僚及道俗,一艺之士,咸集荣观。于是征诘云发,关并峰起。法师酬对解释,靡不词穷意服。其中有深悟者,悲不自胜。王亦称叹无极,亲施如山,一无所取。

    据《旧唐书》卷六十,汉阳王李瑰,武德元年(618年)封汉阳郡公,武德五年晋爵为王,后代兄孝恭为荆州都督。李孝恭于武德五年(622年)四月为荆州总管,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辅公祏反,李孝恭奉命为行军元帅,前往讨伐。如此李瑰代兄孝恭任,至少是在八月以后。既然玄奘于夏日前来,最早也是武德(623年)夏。他在荆州天皇寺至少停留半年以上,因为他在此地讲《摄论》、《毗昙》、自夏迄冬各得三遍。

    对于玄奘荆州之行,其弟子靖迈亦有记载,据《古今译经图记》卷四:

    洎武皇定鼎,文轨攸同,沿江侚友,途径鄢郢。于时汉阳王以盘石之寄,藩镇荆楚,先闻高誉,殷请敷扬。爰于荆府天皇寺,讲《摄大乘》及《阿毗昙》等论。淮海名僧,钦风云萃,王及群公,亲诣法筵,法师析微通质,妙尽理原,王公硕识,得未曾有。其时大德法师智琰等,并江汉英灵,解穷三藏,既观法师,妙辩兄碍,泣而叹曰:“早期以桑榆未光,得遇大阳初辉乎!”遂以纵心之年,师奘卒礼。

    靖迈指出,玄奘沿江而下,为的是寻师访友,求道问学。这里还讲了一个新的说法,即他在荆州说法时,大德智琰(564-634年)等竟为之感泣,说了如上文所说的话语,且以七十之龄拜玄奘为师。虽然《慈恩传》中亦有“深悟者,悲不自胜”之说,但未提具体僧人法号,记载稍嫌含乎。

    智琰于隋开皇九年(589年)陈亡后,隐迹苏州虎丘近三十载。隋未离乱时化行毗陵,在常州前后十载,武德七年回到虎丘。如此来说,智琰未曾离开江东,武德七年时似乎还在苏州。似乎不大可能跑到荆州听玄奘说法。如此说,玄奘的弟子靖迈此说,似有道听途说的嫌疑。道宣所写的玄奘传记说及玄奘曾经到过扬州,因而玄奘曾与智琰相见倒是可能的。

    玄奘可能于武德七年末或八年初离开荆州,前往扬州。停留数月,继续北上。

    玄奘北行的具体路线难于悉知,他有可能从江南渡江到彭城,渐次向北,经山东到达河北。大概于八年末或九年初到达赵州。依道宣之说,是先到赵州从学道深,然后南下到邺,再从学于慧休。依《行状》和《慈恩传》,则是先到相州,后到赵州。这可能是由于所述行程路线不同,若自荆州北游,必先从河南到河北,则相州是必由之路,不可能绕过慧休北上,若是自扬州而下,则可能经山东到河北,不必路过相州。《行状》和《慈恩传》记事过简,应从《续高僧传》说:玄奘以武德八年末或九年初到达赵州,(今河北赵县)从道深学经十月,则已到了九年末,又闻慧休之名,南下相州(今河南安阳)从学八月,则应是贞观元年(627年)秋天。

    玄奘在贞观元年(627年)秋天之后回到长安,入住大觉寺。在京之时,他从学道岳学《俱舍论》皆一遍而尽其旨,后跟名僧法常,僧辩学习《摄大乘论》,更从玄会学习《大涅槃经》等。

    玄奘自武德元年(618年),和其兄长捷离开洛阳父母之邑,到贞观元年(627年)回到长安,在国内游学达九年之久,其间,他遍历国内名师,详研各宗学说,精通多部重要佛教经典,所获颇多。在国内玄奘誉满长安,名声大振,已是无人不晓,受到普遍赞誉,被称谓“佛门之千里驹。”但学问越广博,疑问也越多,他发现流传在国内各地的佛经教义各持已见,互不相同,教理分岐很大,既不系统,数量又少,其中很多问题涉及被称为佛教大百科全书的《瑜伽师地论》。诸多疑问使玄奘简直理不清究竟佛陀的本意如何。迫使他痛下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求取真经。

    董煜焜  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员,副秘书长

    香港玄奘法师研究会副会长

    偃师市古都学会理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偃师网(2013-11-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