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洛阳春节民俗文化系列(1)祭灶官 过小年

2013/11/19 15:20:30 点击数: 【字体:

    编前话:

  昨日立春,春节将至。

  为烘托春节的喜庆气氛,今日起《经典洛阳》将中断正在刊发的“非凡女性系列”,开始“洛阳春节民俗文化系列”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市区可定点燃放烟花爆竹,这几天街头巷尾零零落落的鞭炮声,已对春节的临近做了提醒。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集中展现的大舞台。一过腊月二十三,喜迎春节的倒计时就开始了,所以今天先推出《祭灶官 过小年》,关于其他重要民俗活动的报道将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了。“二十三,祭灶官”,灶王爷一上天,这年也就快到了,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帷幕就拉开了。

  城里似乎还没啥大动静,只是偶尔能听见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但一到洛阳城郊各乡镇,气氛便不同了。我到偃师诸葛、李村的集市上转了转,看到年货摊点齐刷刷地摆出来了,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打眼望去,老乡们挤着扛着,那真是左手拎着年货,右手攥着喜悦啊!

  二十三了,祭灶官了!搞彩排了,过小年了!春节一步步走近了。

  一

  不少城里人,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城里人,搞不明白啥是“腊月”,啥是“小年”,因此,在灶王爷出场之前,咱先来玩儿一个名词解释游戏——

  腊月,农历十二月是也。古时的“腊”字没有“月”字旁,看起来像是一只被掏去了内脏的小动物,被放在日头上烤。古籍中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以祭。”可见,“腊”字与捕猎有关,与祭祀有关。大概是从周代开始,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用打猎得来的野兽、野禽祭祀神灵,是为腊祭。由于腊祭是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进行的,人们便把这个月称为腊月。

  有腊月,便有腊日——腊月初八。如果说,腊月二十三拉开了春节的帷幕,那么,腊月初八就是帷幕拉开之前闪现的那道强光,它在提醒人们,好戏要开场了!先来上一碗腊八粥,暖暖手、定定心吧。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在孟津县一带流传的说法与佛教有关: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周游名山大川。一日,他又累又饿,晕倒在地。一个牧羊女将黍米熬成粥,喂他喝下去。释迦牟尼苏醒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此后,每逢这天寺庙便熬黍米粥,念经敬佛,以示纪念。后来,老百姓纷纷效仿,渐成习俗。

  “喝了腊八粥,心里糊涂涂”。腊八粥一般用大米、小米、柿饼、绿豆、红薯、栗子、杏仁、白果或其他五谷杂粮煮成,热气腾腾,黏糊糊的,寓意五谷丰登。做腊八粥不能小气,最好一做一大锅,吃一些剩一些,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谓之“接年饭”。过去人穷,最怕青黄不接,粮食不够吃,因此以这种方式企盼“顿顿有饭,粮食不尽”。现在,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吃不完,恐怕没人愿意吃剩饭了。

  小年,又称小年下,在洛阳地区指的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要祭祀灶神,搞节前热身,为过大年做准备。

  洛阳人很重视过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你就听吧,噼里啪啦,鞭炮声那叫一个响!为了烘托气氛,洛阳春节电视文艺晚会通常也在这天晚上播出。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剃憨瓜;二十九,装香炉;年三十,贴对子;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从小年开始,一直到过大年,民间每一天都有新活动,每一刻都有新内容!现在言归正传,就请观赏第一个节目——祭灶官吧!

  二

  灶官就是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厨房)的天神,又称“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中有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的拿手活是盘锅台,由于他垒灶的手艺高,人送外号“张灶王”。张灶王脾气好,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有人吵架,必要劝解,因此左邻右舍都很尊敬他,家人更是视其为一家之主。

  张灶王活了七十岁,于某年腊月二十三深夜寿终正寝。他一去世,张家可乱套了!儿媳妇们吵着要分家,画师被闹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转眼一年过去,又到腊月二十三了。是日深夜,画师忽然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张灶王显灵了。他将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隐隐现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梦见大哥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灶王爷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生气,准备上天禀告玉帝,过两天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媳妇们听了他的一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磕头,并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他饶恕。从此以后,张家无人再提分家之事,一家老小平安度日。

  其实,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要假借大哥显灵来震慑家人。可是街坊邻居不知此故,他们听说灶王爷显灵了,纷纷前来打探虚实。画师不便说明真相,只得假戏真作,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居。如此一来,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久而久之,便演变成祭灶的风俗。

  这个传说,是外地版本。在洛阳流传的版本中,这位灶王爷姓张名奎,本是天上一星宿,因触犯天规,被玉皇大帝贬到民间。贬到民间干吗?当“卧底”!他自上一年的除夕开始,便潜伏在百姓人家的厨房里,暗中监视这一家老小的举动。待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他便骑马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并让灶王爷将“圣旨”送到人间。

  由于灶王爷的汇报与百姓利益攸关,在他上天之前,也就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下午,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恭送灶王爷,请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这种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在如今的洛阳市区已不太常见,但在我市各郊县则相当普遍。

  偃师市李村镇农户张建国家每年都要祭灶。前两天,我到李村镇采访,正碰上他在镇上置办年货。聊起祭灶,他说得头头是道:祭灶,先得有张灶神像。灶神像一般贴在厨房里靠近火源的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为男女两人——女的称“灶王奶奶”,即灶王爷的媳妇。张建国家的灶神像和我市其他地方的一样,为年画形式,正中为灶王夫妇,两侧是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为“一家之主”,点明了灶王爷的重要地位。

  祭灶的程序相当繁琐。往年每到腊月二十三下午,张建国的媳妇都要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做上一大盆发面饼,曰“全粮饼”,家里每人一块,给不在家的人也要留一块, 以示祭灶之隆重。

  “腊月二十三儿,发面火烧胶糖锅儿”。除了发面饼,一盘灶饼、一包芝麻糖、一把草料、一只杀好的煺毛公鸡也是必备的。别小看这些东西,它们可都有大用场:灶饼是让灶王爷在往返天宫的路上充饥用的,是灶王爷的干粮;芝麻糖是用来粘住灶王爷的嘴,灶王爷吃了芝麻糖,便成了张不开嘴的哑巴,没法子说坏话;公鸡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至于那把草料,自然是喂“天马”的。

  东西准备好,便开始祭灶了。祭灶多在黄昏时分进行。因为民间有“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的规矩(男尊女卑之封建流毒影响何其深也),所以这时候女的退居二线,男的上阵主持。据张建国回忆,往年,他先是把灶饼、芝麻糖、公鸡等物品供奉在灶神像前,然后在神像前燃起三炷香,带领一家老小轮流给灶王爷磕头,边磕头,边烧金银纸帛,再把芝麻糖放到火上烧成糖稀,以糊住灶王爷的嘴。礼毕,他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然后把灶神像揭下来,拿到院子里焚烧,一边烧,一边“愿意”(祈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灶王爷呀,您是一家之主,请您骑上骏马,带上干粮,上天宫去,好话多说,坏话不讲,下界时多带吉祥如意、万事亨通。请吧!” “愿意”完毕,他点燃一挂鞭炮为灶王爷开路,就算把灶王爷送上天了。

  等到灶王爷从天上返回人间,已是“初一五更”。所以说,祭灶王爷是小年去,大年回,送走的是时光,迎来的是希望。

  三

  虽说供奉的是一样的灶王爷,我市各郊县祭灶的时间和地点却不一样。

  偃师市扒头村距李村镇不远,但该村村民不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而是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二祭灶。该村如此特立独行,传说是源于该村一进士的“现场目击”。

  据扒头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这个进士名叫李万仓,不知哪朝哪代,曾在朝廷做官。某年腊月,李进士回乡省亲。腊月二十三鸡叫头遍,他翻身起床,忽听灶房里有动静,奔过去一看,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头骑着大马,“哧溜”一声腾空而去。李进士大惊:这不是灶王爷吗?哎呀,大事不妙!还没祭灶,灶王爷就上天了,这便如何是好?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全村顿时哗然。既然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一早便升天,等到那天黄昏再祭灶岂不晚了?灶王爷的嘴上系着一家人的祸福安危,无论如何,得提前打点好灶王爷,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自家的坏话!于是,村里的智者提了个建议:每年腊月二十二祭灶。该提议经投票表决,全票通过,规矩这就定下了。

  说完了偃师市扒头村的习俗,再来说说偃师市姬家村的习俗。我市其他地方的灶王爷,一般被供在厨房里,可姬家村修了座灶王爷庙,村民们不是在家里祭灶,而是到庙里祭灶。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游罢中岳返回洛阳,路遇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站在路边,拱手相送。乾隆见他年迈苍老,步履蹒跚,就劝他回去。那老者点头微笑,口称“谢万岁”,霎时不见踪影。乾隆觉得奇怪,仔细回想这位老者的音容笑貌,才想起他竟是灶王爷!为纪念此事,乾隆命人在当地修建了灶王爷庙。打那以后,村中人便到庙中祭灶。

  不管在哪儿祭灶、何时祭灶,表达的都是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祈愿。祭灶之后,诸神上天,百无禁忌。过去,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现在,仍有很多人选择在年底成婚,不一定与贫困有关,主要是图个喜庆。

  “祭罢灶,大人小孩哈哈笑。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顶手帕帽”。过完小年,便进入节前大采购时期了,人们不再节俭,想买啥买啥,想要啥要啥!只说吉利话,只道吉祥事,城里乡里,皆大欢喜。□ 本报记者 张丽娜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7-01-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