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北魏时期洛阳开凿多处石窟 水泉石窟雕刻佛传故事

2013/12/20 14:33:08 点击数: 【字体:

  北魏时期,在伊阙大规模营造石窟的同时,洛阳京畿(jī)的多处山崖,也陆续响起造像的钎(qiān)声,开凿了众多窟龛。它们是:水泉石窟、西沃石窟、虎头寺石窟、铺沟石窟、石佛寺石窟、名寨石窟、谢家庄石窟、万佛山石窟、鸿庆寺石窟、巩县石窟等。

  水泉石窟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南万安山的断壁上。石窟外南壁上有碑记一块,记载了石窟开凿的年代。窟内有二主佛并列,左佛高5米,右佛残高3米,两侧窟壁,雕刻着大小佛龛400多个。这些小龛与龙门石窟北魏小龛如出一辙,艺术水平不相上下,尤其是石窟的录顶龛,雕刻着佛传故事的壁画,可与龙门古阳洞的录顶龛媲美,超过了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佛传壁画。

  西沃石窟位于新安县城北30公里的西沃村、黄河南岸的悬崖峭壁之上,分大小两窟,另有浮雕石塔4座和一些小型佛龛。石窟大窟主佛为释迦牟尼,身边分立二弟子、二菩萨,穹顶为穹隆宝盖,中心为莲花,周边为飞天、童子、彩云。西沃石窟的崖壁上刻有“镇河”字样,河即黄河。古代黄河漕运十分凶险,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往来船只繁忙,翻船十有二三。在这里建石窟,其意显然是求佛祖庇佑漕运。20世纪90年代,小浪底水库兴建,西沃石窟被整体搬迁至新安千唐志斋。

  铺沟石窟位于嵩县田湖镇铺沟村南的伊水北岸。石窟为中型石窟群,现存佛龛7座,造像177尊。各窟造像基本相似,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最西边的一窟俗称“六郎窟”,高5米,宽6.6米,正面佛像高1.8米,外壁满雕小佛像1000尊。铺沟石窟名窟佛像均高鼻深目,两尊齐平,十分威武,似鲜卑人形象。

  万佛山石窟位于黄河北岸的吉利区柴河村,有神游洞、黑龙洞、三世佛寺院、千佛龛等景观。石窟各洞均有造像、浮雕,题材有三世图、维摩文殊故事、帝后礼佛图等,形象生动传神,色彩鲜艳夺目。尤其是帝后礼佛图构图严谨,雕刻精美,如同大同云冈石窟的艺术风格。神游洞是万佛山石窟艺术价值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石窟形制与龙门宾阳中洞相同,正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东西两壁各为一佛二菩萨。主佛雅丽端庄,其后为莲花图、帝后礼佛图。洞中有佛像近百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洞顶穹隆形,绘有太极图、莲花宝盖,飞天衣袖飞动,婀娜多姿,浮雕画内容之广,色彩之复杂,雕刻技法之精湛,艺术想象之洒脱,堪称“国造石窟”之典范。

  虎头寺石窟位于宜阳县城东12公里的苗村南200米处,石佛寺石窟位于伊川县鸦岭乡石佛寺村北,吕寨石窟位于伊川县城东南25公里的酒后乡吕寨村北的半山腰,谢家庄石窟位于孟津县,以上石窟至今仍在洛阳境内。鸿庆寺石窟、巩县石窟当时属洛阳,现在已分属三门峡、郑州。

  鸿庆寺石窟位于三门峡义马市的石佛村,凿在高约40米的白鹿山东端石壁上。鸿庆寺原名“三圣庙”,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巡幸该寺,始改名“鸿庆寺”。鸿庆寺石窟现存5窟,共有佛龛46个,大小造像120余尊,浮雕佛传故事4幅。佛传故事中刻画了降魔变形象,甚为珍贵。

  巩县石窟位于郑州巩义市城区东北10公里大力山下,自北魏孝文帝始凿,至宣武帝景明年间,形成规模。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像3尊,摩崖过像龛225个,佛像7743尊。18幅“帝后礼佛图”浮雕为全国现存石窟中仅有。其中第一窟的礼佛图雕刻得最为精美。东面3幅是以皇帝为首的供养人行列,西面是以皇后为首的供养人行列,均以比丘为前导,浩浩荡荡向寺院进发。这些浮雕刻画了贵族的仪态雍容,也刻画了侍人的卑微谨慎,惟妙惟肖。他们举止稳健,衣袂(mèi 袖子)却迎风颤动,显现出强烈的质感,显示出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巩县石窟与龙门石窟明显不同的是除第5窟外,其余4窟均有中心柱。龙门石窟各窟无石柱,这里岩石断裂纹多,营造者立柱防止塌方,同时在石柱上大显身手,雕出精美的艺术品。如一窟石柱四面均凿有佛龛,内雕佛、弟子、菩萨,造像后佛光四射,配以火滔、飞天、莲花。石柱基座雕有脚踏鬼王的力士,石柱上端则以垂幔为装饰,整个石柱如精美艺术体充溢的石塔,彰显巩县石窟的独特魅力。(原标题:北魏时期洛阳开凿多处石窟 水泉石窟雕刻佛传故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日报(2013-12-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