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涧西苏联建筑群”系列之七
引子
PREFACE
2号街坊和5号街坊,是1954年和1956年分别开建的苏式住宅“豪华版”和“缩水简装版”的典型代表,用旅游者、文物界者的眼光看来,两个“极端”的建筑群,是我国苏式建筑上的“双璧”,极具观赏性。正因为它们的身价不同,命运也大相径庭,前者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完好,后者因没有“护身符”,命悬一线。
人们为5号街坊鸣不平,它也应列为“国保”单位,有洛阳市民套用易中天的话来告诫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对于5号街坊这样标志性建筑的态度,也是如此。
□首席记者 孙斌 文图
2号街坊:
豪华高档成为国保
和10号、11号街坊建筑风格相仿,2号街坊是洛矿1954年开建的最高级住宅,里面还建有苏联特色浓厚的专家楼,二层和三层有松木地板,地板蜡一打,油光可鉴。厂里让当时在华的苏联专家居住专家楼,体现了求贤若渴的诚意,让专家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整个小区楼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冲刷,依然华美庄严。
小区楼房与楼房之间留有宽阔的绿地、健身场地,还有花园。9月28日和10月16日,记者多次徜徉在这个花园中的街坊里。当年工人们栽下的树木已长成参天大树,巨大的伞盖,庇护着身下对弈、玩耍、绣花、弹唱、健身的人们。清风徐来,荡过层层绿色波浪,阳光被浓荫筛下,溅落一地金黄碎片,让秋天在如梦童话中入眠。
2号街坊的价值,除了它的建筑风格、建筑质量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住在这里的人,比如习仲勋、纪登奎、焦裕禄等人的旧居。
1965年12月,时年52岁的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被下放到洛矿担任副厂长。考虑到他的身份、安全等因素,厂里决定将2号街坊4栋3单元202室作为他的住所。伟人已逝,人们无限怀念他,在10月中旬习仲勋诞辰百年期间,他在洛阳的故事,有不少文章有过记述。
在历代为民造福的河南官员中,最聪明的要算春秋时的范蠡,最刚正的是北宋的包拯,而最无私、也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了。如今,2号街坊6栋还有焦裕禄的旧居。
据洛矿厂志记载,1953年6月,焦裕禄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先后担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焦裕禄被调到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同年12月,他又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而这个兰考县的现代父母官,用生命和激情来实践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以党性认真地坚守着,用良知小心地调整着,让行动仔细地填充着。如今,这个伟大的精神坐标,以纪念碑的形式矗立着,虽有些落寞,却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如同10号和11号街坊一样,2号街坊的图纸也是在苏联画好,直接带到中国来建的,没有太考虑中国的国情,存在盲目模仿苏联寒带地区的周边式街坊,布局、结构设计不完全合理,缺乏家庭公共生活空间,按套盖房却不得不按间分房,使得私密性无法保障。而为烧壁炉设计的烟囱,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派不上用场。
岁月蹉跎的2号街坊,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习惯。住在“专家楼”里的年轻人,不再有父辈那样的自豪,更不会为住上这样的“专家楼”,而整天激情澎湃地唱苏联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
5号街坊:粗糙马虎正在消亡
2011年5月,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区(包括一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厂房及涧西区2号、10号和11号街坊等苏式建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在同时成为历史文化名街的中国最著名的10个街区中,它是唯一反映新中国工业遗产的街区。国家评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意在唤醒各地政府及民众的保护意识,推动城市保持个性、传统和魅力,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城建智慧。今年5月,这些苏联建筑又被列为“新国保”,这些工业遗产,多了个“护身符”。
5号街坊是一拖大门区的对景街坊,却没有“被保护”,它已成为洛阳工业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焦点和难点,也是争论较大的保护区域。它代表了上世纪50年代工业区中低档住宅类型,不仅在洛阳市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硕果仅存,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街区。
按照最初的建设指导思想,涧西区70多个街坊的建筑标准,应如2号、10号、11号街坊一样,建得铁桶一般。然而,上述最早开建的三大街坊宿舍楼尚未全部建完,这些“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的样板,在“反浪费”时又成了反面样板。在1955年的《人民日报》上,它们被形容为“好像一位穿着现代服装的人戴了一顶彩色的瓜皮帽”,受到指责。
从此,同为苏式建筑,命运迥异,入住的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据洛矿等四家工厂的厂志记载,1955年后建设的苏式建筑街坊,设计时标准高,后来片面贯彻“砍一刀”的增产节约方针,致使施工质量大大降低,整体钢筋混凝土浇板普遍严重裂缝,“施工质量很差,致使后来无法加固修缮”。
5号街坊始建于1956年,街坊的16栋建筑是风格独特的明走廊建筑,宿舍窗户窄小居多,有的仅宽0.5米。窄窗户是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建造的,可能与苏联较寒冷有关。这些后建的楼房没有任何装饰,工艺也变得粗糙和马虎,没有任何审美追求,内部极不合理,局促阴暗。墙体开裂、地基下陷、房檐坠落这样的情况,让人熟视无睹。居民家中墙壁和屋顶掉墙皮、墙体内的隔层木板暴露这样的毛病,更是普遍存在。不少人家中的屋顶和墙壁甚至是居民自己用纸糊的。这些建筑,隐含着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危机,它的丑陋与“病态”,是“大跃进”时留下的伤疤与创痛的物质化标记。
外观和1号街坊一样的5号街坊,如今一些房屋不但放弃了维修,而且正在拆除,残垣断壁,处处可见。南区的建筑已拆完,只剩一栋建筑框架,孤零零地站在寒风中,看上去破败、可怜。
洛阳市民盟、河南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组、洛阳部分网民等,多次为5号街坊奔走呼吁:保护工业遗产,不能仅仅保留几幢好看的建筑,否则其价值和意义必然大打折扣,连片成组的历史街区才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如果5号街坊拆完了,以后有人来参观洛阳的工业遗产,看完一拖大门,想找个上世纪50年代工人们住的中低档住宅看看,了解一下当时普通职工的生活情况,都难了。
国家文物科学“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业遗产专题主持人、河南科技大学研究员杨晋毅在多个场合说,洛阳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它的意义应该在将来,必须要往后看50年,如果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我们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10月17日下午采访结束前,记者请出租车司机绕到5号街坊南区,再看一眼即将拆除的孤零零的一栋楼房。在去龙门高铁站的路上,司机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挡不住了,要拆光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原标题:“洛阳涧西苏联建筑群”系列之七 同样的街坊 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