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村里缺乏保护资金,致使文物资源得不到应有保护,日渐破损;在引入民营资本后,盘活了村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豫西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今年16座古民居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即将完工,给该村带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出连霍高速洛阳站,往西约1公里,就是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村中古街长约180米,始建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卫氏家族兴盛时期建设的住宅群。古街两侧现存16座古庭院,此外还有2座天井窑院及祠堂、靠山窑、私塾院等建筑,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属豫西地区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民俗村落。
“激活”古建筑民俗村落
虽已深秋,这座幽深的村子并不静谧。在村西侧的一些明清风格的小院里,不时有工人进出。
今年年初,卫坡古宅的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为这些有近300年历史的古建筑注入了新活力,使其再现昔日辉煌指日可待。
在卫坡村党支部书记卫世龙带领下,记者来到修缮一新的卫氏祠堂,工人师傅正在对新装的原木色门窗进行修旧着色。
“我们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有的修缮工程需报请文物部门批准,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确保不破坏文物。”卫世龙说,今年是试修建,重点修缮古街道北侧的4座庭院和祠堂,年底将完工,接受文物部门的验收。
明年,街道北侧剩余的4座古庭院和南侧的8座庭院也将进行修复,同时将对村内的一些现代建筑拆除,届时将完全按照明清的村落原貌进行复原。
引入民营资本盘活文化资源
与古街道北侧正在修复的庭院相比,南侧的一些院落则显得有些孤寂。
这些古宅在历经300余年风雨洗礼后,虽面目依存,但已不复往日风采。在精美的雕梁画栋下面,有些墙壁已开始坍塌,用手轻触,部分墙体就会滑落下来。
卫世龙说,前些年古宅里还住有村民,随着他们陆续迁出,尤其是古宅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村民不敢再随意修补。
“村民有保护、开发、利用古宅发展经济的想法,但一直缺乏启动资金。”卫世龙介绍,为此,村里想到引入社会资源共同保护、开发、利用古宅。
2011年,卫坡村村委会和洛阳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制订保护性开发方案——以卫坡古民居保护性开发为中心,在全面修复现有古民居的基础上,打造集古民居参观、中原文化交流展示、民间文物交易、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这次尝试为这个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新的机遇。卫世龙认为,引入民营资本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达到修缮、保护文物的目的,而且企业为村里修公路,为村里的原住居民建设高质量的搬迁安置房,还将通过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最大化。
打造民间文化展示交流市场
其实,除去保护和修缮文物外,他们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洛阳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张绍杰说,把16座古院落修缮后,将形成一个风格独特、故居新貌、民俗文化生活气息浓厚的建筑群落。他们将在多个院落进行不同类别的文物展示,逐步形成一个民间文化展示交流市场。同时在村里的一些天井窑院和古树名木周边,进行豫西地区独特民俗实物展示和表演,如磨面、碾米、绣花、织布等。
按照他们的设想,卫坡村最终要形成一个集古民居参观、民间文化交流、民俗文化表演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中心。本报记者 李东慧 特约记者 郑战波 文/图(原标题:一个古村落的“激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