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墓志是指夫妻各志、成双成对的墓志。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出土的近万方墓志中,河洛地区出土的占六成以上,其中鸳鸯志约占一成,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嗜好碑铭金石,他1924年从洛阳古董商手中买下出土的古代墓志近300方,因其中有7对北魏贵族夫妇的墓志,故将自己的住室命名为“鸳鸯七志斋”。
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的这对鸳鸯志,墓主分别为阎逵和其夫人赵氏。阎逵,太原郡(今山西太原)人,卒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享年54岁。赵氏,天水郡(今甘肃天水)人,卒于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享年44岁。按此推算,阎逵年长赵氏13岁。
在《阎逵墓志》拓片中,有“(阎逵)内敬佛经,外亲儒典”的记载。而在《赵氏墓志》拓片中,对阎逵的生平有更加详细的描述:“公(指阎逵,记者注)平生性异于伦,栖心物外,弱冠之岁,身践空门……会武皇(指唐武宗,记者注)御极,罢唱佛经,公乃却卸方袍,知机顺世,娶其室继嗣,竭其力以成家。”
意思是,阎逵曾经在20岁时出家为僧,公元840年,唐武宗登基,在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5年)开展废佛运动,20多岁的阎逵被迫脱下僧袍,还俗娶赵氏为妻。
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讲解员邓盼说:“从这对鸳鸯志可以看出,《阎逵墓志》对阎逵出家之事避讳颇多,仅用‘内敬佛经’四字带过。《赵氏墓志》则详述了阎逵出家还俗的经历,无意中对‘唐武宗灭佛’这一历史事件作了有力的注脚。”
公元846年,唐武宗去世,唐宣宗即位,又下令复兴佛教。已经娶妻的阎逵只得以“内敬佛经、外亲儒典”的方式,把“佛”放在心底,如同一位居士,继续世俗生活。
这对鸳鸯志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还有较高的书法价值,其唐楷特色留待下文讲述。(感谢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提供支持)(原标题:鸳鸯志见证“唐武宗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