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学术专栏 >> 浏览洛阳

河洛大鼓溯源

2013/4/15 9:31:07 点击数: 【字体:


    内容摘要:河洛大鼓艺术的形成是复杂性、多样性的。她是以洛阳琴书或鼓儿词为载体,广纳了数个曲种或剧种之精华,历经了无数有名和无名的艺人的加工和创造,才逐步形成了今天这样子,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艺人的心血和汗水,才浇灌成这朵鲜艳的艺苑之秀啊。

  风靡豫西,独具洛阳地方特色的河洛大鼓艺术始于何年,她的前身是什么?是怎样演变而成的?因她是民间艺术,解放前并无确切的资料可考,即使比较有权威的《洛阳志》(第十三卷,1998年5月版)中有关对河洛大鼓的记载,也是根据民间老艺人的传说而记录的尽管是有据可依的文字资料,也难保百分之百翔实,没有片面之嫌。关于河洛大鼓形成的说法有许多种,就笔者所了解的有以下几种说法,现列出来,以供有兴趣者参考。

  第一种说法,也就是《洛阳志》中记载的说法。河洛大鼓成型于本世纪初,即1900年前后,是洛阳琴书与南阳大鼓相结合的产物。因是《洛阳志》上记载的比较有权威的说法,我们不妨做一下较详细的探讨。

  先说洛阳琴书,她属于联曲体曲种。洛阳琴书大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系何人所创,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只知她源于三弦书。三弦书为河南四大曲种(大调曲子、河南坠子、三弦书、鼓书)之一。上溯三弦书有二百五十年的历史,约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前后)南阳秀才何老窝,方城县一代宗师沈大楼已经开始演唱三弦书。那么三弦书又源于何曲种,是不是与元末湮沉的“诸宫调”有关?倘待考证。

  先不扯那么远了,“诸宫调”的湮沉与子弟书、鼓词、弹词等曲种的诞生究竟有怎样的关联,那是专家的事儿,非是我等平庸之辈所能涉及的,咱还是回头说洛阳琴书吧。

  据传,清代初期和中叶,洛阳一带流行一种曲艺形式,其原名为“琴音”亦有说“清音”,原来的伴奏是七弦古琴。“琴音”讲究平仄句式,依曲填词,词句文雅考究,旋律委婉、细腻、悠长,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深沉。早期的“琴音”是在官宦、绅士、和文人之间流行传唱的一种形式。其演出市场主要是豪富之家的“唱堂会”及茶馆、庙会等固定场所,在乡间村头不太流行。“琴音”同南阳的大调曲子之祖“鼓子词”一样,对演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讲究以诗、词、歌、赋为基础,以规、距、礼、法为准则,以仁、义、道、德为宗旨。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有优美的歌喉,扎实的唱功之外,还要品行端正,知书达礼,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胜任。其演唱方式是“厅堂闭目坐唱”,演员要衣冠周正,闭目端坐,更忌左顾右盼,以示品格高尚。为何要“目不斜视”呢?这是由当时的演出环境决定的。因“唱堂会”多是在达官贵人的客厅演唱,旧社会封建,女眷们不能抛头露面呀,只能在两边厢房里隔帘听唱。你想演员要是双眼嘀溜溜的转,两边来回瞅,象话吗?为了避嫌,干脆闭目坐唱得啦,省得说闭话。这种“闭目坐唱”的演唱方式,一直沿袭至今。当然已不能适应时代了,现在讲究“以目传神”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河洛大鼓艺人保留着“闭目演唱”的习惯。

  “琴音”流传到民间后,百姓们就称为“琴书”了,伴奏乐器也有七弦古琴演变为杨琴,并加进了四胡(四弦)、三弦、二胡、八角鼓、小铰子等伴奏乐器。虽然大大增加了通俗性,但终因过于高雅、缓慢、拖沓而难以在普通百姓中流行。至于“洛阳琴书”之称,我认为主要是富于洛阳地方特色,以区别其它地方的“琴书”罢了。

  洛阳琴书究竟是什么样子,很愦憾,不但我没有听过,我的师傅之辈恐怕也没听过。现在洛阳一带已难觅她的芳迹。但流行于济源一带的“王屋琴书”极有可能来源于“洛阳琴书”。

  “王屋琴书”是济源一带特有的曲种,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据传清道光年间(1838年)黄河南岸艺人王定(经查证,这里所说的王定应该是王水定(1842——1915)、孟津县城关保障村人,系洛阳琴书之“王门琴书”首创者王金升之子。王氏兄弟组成的琴书班在黄河两岸享有盛名投至王氏门下学琴书者达数十人之多。)沿孟津渡河行艺来到济源的王屋山的竹泉、狼沟,课徒授艺,把琴书传播于王屋山,得名王屋琴书。而洛阳一带的琴书由于河南坠子等新曲种的竞争而趋于消亡。一部分洛阳琴书艺人吸收了河南坠子的坠琴和鼓词的书鼓,衍变成为何洛大鼓,此待后述。

  洛阳琴书传到王屋山以后,又被当地鼓书艺人郭茂林继承创新,在王屋山一带流行开来。 “王屋琴书”至今能演唱的艺人极少。本人在1980年——1990年之间在济源一带行艺时,曾听说下冶乡逢石河有一个著名的琴书艺人叫曹怪。久慕其名,无缘不曾拜会,但却有幸在大峪乡偏看村拜访了琴书艺人刘现道、刘现周弟兄两个,并同台献过艺,欣赏了他们的演唱,领略了琴书的艺术魅力。王屋琴书的演唱方式是:演唱者一手执八角鼓,一手击钗,伴奏者一手执手板,一手敲击木琴伴奏。两位老师早已不在人世,如今回忆起来,记忆犹新。如果能确认王屋琴书就是洛阳琴书的“后羿”的话,本人也算是窥见了洛阳琴书的影子吧。

  以上对河洛大鼓的前身之一—洛阳琴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下面想再寻觅一下河洛大鼓的前身之二——南阳鼓书的足迹。

  鼓书或称鼓词、鼓儿词,相传最早是道教宣传教义的工具。鼓词的形成可追溯到汉代,那时就有击鼓演唱之雏形。

  《大河报》(2006年4月26日)大观园鉴宝栏目介绍了汉代灰陶说唱俑。说唱俑左臂下夹一圆形扁鼓,类似于现在的书鼓,右手似握木棍,抬起做击鼓动作。其而部表情生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激情说唱之中。该说唱俑不仅十分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汉代说唱艺术已经成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且成为鼓词始于汉代的有力佐证。

  南阳是我国著名的曲艺之乡,有“书山、曲海”之美誉。大调曲子、三弦书、鼓词等曲种在南阳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南阳的鼓词则是清朝道光年间由山东叶县的“单大鼓”艺人张万年传入的,“单大鼓”是由敲击书鼓和击打梨铧碎片儿做为伴奏的,实际上就是山东早期的“梨铧大鼓”,传入南阳后,称为“鼓儿词”、“南阳鼓儿哼”。为啥叫“鼓儿哼”呢?大概是每句唱腔后边习惯用鼻音拖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一些老河洛大鼓艺人还在讲究“说书三十六唱,七十二哼,不哼不好听”呢。

  南阳鼓书又分为不同的流派,如“淮源大鼓&rd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2-5-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