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号子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型”。号子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既是劳动的工具,又是劳动的颂歌,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明显。有的号子抒发了劳动者复杂的情感,有的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有的则描述了民俗风貌。号子的形成与当地民俗关系密切,既是劳动者能力的表现,也是本地区或行业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独具魅力的号子,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就采用了劳工号子的形式。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民族精神。近年来,“川江号子”和“黄河号子”相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和传承。
黄河号子属于劳动号子的一种,我们的先民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共同协作,逐渐形成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的声音(号子)。黄河号子,在我们祖先“嗨哟嗨哟”声中横空出世。
黄河治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工种,黄河号子也相应分成许多类别,诸如抢险号子、夯硪号子、船工号子、运土号子、捆枕和推枕号子等,各地区出现不同的流派,各种号子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种“杂唱”就是号子。
今据黄河号子第三代传承人李富中介绍,当时他跟随祖父李建荣(黄河号子第二代传承人)学习,祖父李建荣跟随曾祖父李风臣、号工名师张绍祥学习号子,并将内容加以充实、丰富。李建荣老人是黄河上赫赫有名的老工程队长、老河工,现已驾鹤西游。老人曾创造抢险绝技“柳石混合滚厢”,被人们称作“风搅雪”。老人在许多重大抢险中屡建奇功,被誉为“技艺高超、战功赫赫”,并对黄河号子颇有研究。李富中作为第三代传承人将黄河号子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黄河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黄河号子的特点
黄河号子属民歌的一个主要载体,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是人们参与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劳动情绪而唱。
黄河号子的双重功用,即实际功用和艺术表现功用。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表现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黄河号子音乐表现的制约也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黄河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其音乐的艺术表现。
律动性是黄河号子的主要特点之一。劳动动作的不断重复及其节奏感,赋予黄河号子节奏的律动性。
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音乐的另一主要特点。黄河号子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音乐形式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感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重复进行。
黄河号子的种类
黄河号子主要包括黄河抢险号子、土硪号子和船工号子。
黄河自古多洪泛。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黄土高原早已是千沟万壑。周期性的泛滥,裹泥带沙,造成广阔而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南处于黄河冲出峡谷的特殊位置,处在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我们的先民在与洪水的抗争中,一起劳动、共同协作,渐渐形成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的声音(号子)。
根据黄河号子传承人李富中多年来研究的结果,黄河抢险号子共分骑马号(快号)、绵羊号(慢号)、小官号(慢号头、快号)和花号四种。主要用于打桩、拉骑马、拉捆枕绳、推枕等。骑马号节奏明快,声调高亢激昂,催人上进。绵羊号节奏缓慢,可使人们的紧张情绪得到调整,常在人们疲倦困乏时使用。小官号节奏先慢后快,柔中有刚,融紧张气氛于娱乐之中。花号曲调优美,常与骑马号配合使用,使人们的疲倦之意顿时消失。其内容大多取自于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佳词名句。还有一些题材是“触景生情”之作,随编随喊。
土硪号子是人们参与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整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建筑工地打工、打硪等劳动几乎都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黄河中下游每年春秋两季筑堤劳动中流传的“工号”最为壮观。
土硪号子主要有老号,也叫慢号,其特点为“一掂一打”。即众人随着节奏用少许力气将硪提(掂)离地面一尺余,然后落下,打第二硪时将硪拉离地面2.5米以上后落下,交替进行。新号预备号,也叫新号过门或三声冲,无号词,一般四句,用于号头,亦称四句号头。新号开始时的动作与老号基本相同,也是“一掂一打”,但节奏有所区别。缺把号,也叫裁尾巴或挡山号,分慢缺把和快缺把两种。紧急风,比缺把号更快的一种号,也叫快二八。硪头(领号之人)喊号口述硪词,每句最后以“呀”结束,应号者则以“嗨呀”相对。板号,也叫沾地起。顾名思义,石硪沾地后随即拉起,是速度最快的号。硪头喊号仅叫硪词,应号者快速接号。大定刚号,节奏缓慢,常在硪工疲乏时使用,用于调节紧张的情绪。打丁号,也叫扒坑号,打地基时,在墙柱等部位或需加强强度的部位,连打多硪,用于增强压实度。重叠号,号子喊到高兴时,硪头将号词两句并一句,应号者根据硪头意思连打两硪或多硪。二人对号,为调节现场气氛,喊号时常以两硪头互相提问、交替应答的形式,以减轻硪头喊号强度。综合号,实际使用时,常将前述多种号子串在一起,使其有张有弛,快慢相间。打硪者表情随之变化,将紧张的劳动气氛融于娱乐之中,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唱到高兴时,常以二人交替对唱,使气氛达到高潮,在激励自身的同时,给旁观者以美的享受。土硪号子号词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笑料及历史故事或经典经验等编排而成,熟练时可即兴创作。
黄河船工号子分“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和“推船号子”等。船工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上,漂泊在木船上。他们对黄河了如指掌,视船如命,在与黄河风浪搏斗的实践中,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船工号子。声声号子,抒发了船工们复杂的感情,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怨、悲、欢。如“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深刻反映了黑暗岁月中船工的悲惨生活;而“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则体现了船工们对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另外,河段不同,黄河船工号子的形式也有所不同。黄河中上游是黄土高原和豫、晋山地,谷深峡险、水流湍急。黄河船工们逆流而上,步步艰难;顺流而下,提心吊胆。船工们在这些河段穿行,必须有同舟共济之心、力挽狂澜之胆。这时候,使用的号子几乎不用歌词,全是“嗨、嗨”之声。黄河进入华北平原后,水流平缓,号子也多缓慢悠扬,颇具情趣。船工们往往唱一些历史传说故事,以解除疲劳,活跃气氛。如“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等。
黄河号子的独特作用
黄河号子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劳动者。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劳动者运用全身力气挥舞劳动工具,劳动工具作用于受力点上的刹那间,劳动者腹内憋足的气必须随着喊号声释放出来,才不致损伤内脏。这种“嗨!”“哈!”的简单号子,是劳动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现象,所以经久不衰。在集体劳动中,靠号子传递信息,规范动作,行止一致,有利于安全生产。
协调动作。治理黄河是造福自然的伟大事业,需要很多人集体劳动,必须统一行动,这就要靠号子指挥。如北宋时做埽,数百人“杂唱”,其目的在于“齐挽”,步调一致才能胜利。现在搂厢时,领号人指挥拉绳,常常喊:“丢这根、拉那根、拿凿子、拴绳……”众人接喊:“嗨!嗨!”动作整齐协调,劳动效果非常好。推枕或推笼时,在“嗨来来”的虚词号子声中,领号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失时机地插入实词。如:“南头,用劲!北头,慢点!”这样协调运作,就能使枕或笼平衡入水,达到预期目的。抬重物时,也靠号子统一步调,使艰巨的任务顺利完成。硪工号子随时指导硪工掌握起落“火候”,行动一致,用力均衡,保持石硪拉得高、落得平、打得狠,确保工程质量。
鼓舞士气。治黄施工多属重体力劳动,极易疲劳。号子就像戏剧中的锣鼓,催人奋进,甚至乐此不疲。如硪工号子《十道黑》,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适宜轻型硪。领号人喊完一句,众人齐接:“嗨呀!嗨呀嗨!”此起彼伏,工地一片歌声,用音乐统率行动,人人心情振奋,个个干劲倍增。重型硪用慢调号子,领号人喊:“同志们齐努力啊!”众接:“嗨呀嗨呀嗨!”领:“拉起咱们的夯哟!”众:“嗨呀嗨呀嗨!”夯硪有节奏地进行,有劳有逸,有张有弛,干劲自然就能持久。用手硪打桩遇到硬土层,桩打不下去,领号人马上大声喊号,众人一齐加大力度,很快就可攻难克艰,鼓舞士气的作用十分显著。
丰富黄河文化内涵。一首好的黄河号子,内容健康,格调清新,词句优雅,代代相传,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号子的内容更加丰富、健康。它不仅仅是唱歌、顺口溜,也颇富文学色彩。它更可贵的是把治黄工作意义,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标准,主人翁应抱的态度,以及施工状况,都融合于黄河号子之中。成为群众自编、自喊、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教材和施工的真实记录。如一首硪工号子中有这样的句子:“太阳滚滚落西山,鸟投树林虎归山。行路客人都住店,千家万户把门关。”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千家万户都关门休息,只有治黄工地上万马犹酣,客观上反映了治黄工作的无比艰苦。黄河号子音韵优美,工地上热火朝天,歌声震天,局外人也乐于欣赏。工地附近的村头路上,不时传来孩子们奶声奶气的歌声:“嗨呀嗨呀”,可见其感染力之强。
编后语
随着科技进步和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抢险复堤场面和民间施工时的号子声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淡出。“黄河号子”曾响彻千里长堤,而现在掌握黄河号子者寥寥无几,参加过复堤、会喊民间号子的人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且多数生活在农村,继承者更是屈指可数,濒临失传。
目前,河南河务局已通过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像资料,在基层有组织地进行培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孟州河务局通过几年的努力,职工们可以熟练掌握、运用抢险号子、土硪号子。它是历代河工在治黄实践中用汗水哺育的“奇葩”,更是传统治黄实践的结晶。
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的加大和各行各业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黄河文化一定会得到继承和发扬,愿“黄河号子”重新响彻黄河两岸。【原标题:黄河号子 灿烂文化孕育瑰丽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