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她的意思是,风景有人文情怀才不至于空洞。
一大片柏树,青青翠翠的,是天然氧吧,散步挺好——也只是挺好。可是,柏树长在关林,就耐人寻味了。
今春雨水多,我的外地朋友把去公园看牡丹的想法稍搁了一搁,改去关林。
关林,据说埋着三国名将关羽的首级。我去过好多次,每一次,都少不得把《三国志》里的那个故事,跟身边的朋友讲一讲——
当年,孙权的部下害了关羽,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明白,孙权这厮没安好心,是要嫁祸于他——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刘备还不找他算账?于是,曹操将计就计,以王侯之礼,毕恭毕敬地安葬了关羽的首级。
明代,人们在关公冢边建了庙,种下一圈一圈的柏树。天长日久,柏树成林。
“林”是对圣人墓的尊称。凡夫俗子的墓叫“坟”,皇帝的墓叫“陵”,孔子、关羽这样的文圣人、武圣人埋尸骨的地方叫“林”。
洛阳关林,大且气派,最难得的是有近千棵古柏,郁郁葱葱,宛如关公的英魂,成就了历史传说,给人以无尽遐想。
外地游客,喜欢进殿朝拜关圣人;本地人喜欢对着古柏烧香,求子祈福。当然,也有人效仿桃园三结义,不寻桃树,却在柏树底下结拜兄弟。
善男信女相信,关羽是一言九鼎的真君子,在他的地盘上许愿,准能应验。
殊不知,关羽的神圣,有一半是被《三国演义》美化出来的: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千里送皇嫂……小说里的关云长侠肝义胆,忠勇无双,是“得此知己,死而无憾”的那种知己,是“跟他过招,死也不亏”的那种对手,真是此士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历代封建统治者追捧关公为武圣人,除了人心向善,大概也是为了树立道德楷模,给臣子们提个醒。
人人敬慕关云长,都愿得到关云长这样的忠臣良将、至亲好友,却少有人发誓,要成为关羽这样的圣人。
圣人啊,高高在上,我做不来。
圣人啊,活得太累,没有自我……
然而,人生是这样的:你想遇到什么样的人,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是差不多的人。
关林翠柏四季常青,值雨后初晴,云烟笼罩,美如幻境。导游指着千姿百态的古柏,讲述着一段段民间传说。我倒想知道,听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