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这里是一片慢坡原野,坡地、崖头有一些窑洞,住着几十户被民国时期的作家倪锡英称为底层人群的“穴居民”。后来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在洛阳城外便形成了一片街区,是洛阳城东关东北向的第一个镇。
据瀍河回族区的区志记载,在抗日战争期间,乐善街曾是《河洛日报》的办公地,也是“豫北征兵办事处”等机构的所在地。可以想象,当年这里十分繁华。
乐善街比较狭窄,如今,在这里穿行的大多是摩托车、电动车等。街巷扭曲如麻花,使你不能把这300米长的街道一眼看到头。
奇怪的是,乐善街虽不长,两边的门牌却有好几个不同的街名,有的是“勒马听风街”,有的是“和顺街”,有的是“郝家街”,等等。乐善街的名称源于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当时,冯玉祥的葛云龙部孤守洛阳,被蒋介石部队围城月余,城内几乎粮尽,百姓惶恐。洛阳红十字会派何家窑场的副理事长何学纯出面调解,为了让洛阳百姓免遭战火,恢复正常生活,让蒋军网开一面,冯军西退,两军不再交战。第二年春,当地父老托请洛阳县政府将街名定为乐善。县政府深为何学纯解民于倒悬的行为所感动,同意将此街名定为乐善街。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有声誉很高的业余剧团,在周边县区巡回演出,人气颇旺;这里也有名噪一时的敬老院,入住老人最多时有172人,李立三、林巧稚等知名人士及外国友人都来参观过。民族路开通后,区委、政府等部门从东关大街搬了过来,这里便成为瀍河回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我走出乐善街,听到栅栏围起的工地上机器轰鸣。有人告诉我,这里不久将矗立起一座高楼,乐善街的现代化步伐在加快。(原标题:乐善街——街小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