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水席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列“洛阳三绝”。水席始于唐,兴于唐中后期,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洛阳水席,作为宫廷大宴,只供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外来使节品尝享用。洛阳民俗专家、书法家寇北锁说,水席最初的名字叫“官场儿”“官席”。宋代以后,水席流入民间,并逐渐成为洛阳人的最爱。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而名扬四方,成为洛阳古都的一朵奇葩。
洛阳水席的食材不经过油炸,采用蒸,煮,焖,煨等烹饪技巧,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炎立,从十几岁开始学做洛阳水席,如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洛阳水席后厨工艺复杂,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而且是吃一道上一道,仿佛行云流水。
洛阳水席,以“真不同”最为知名。据“真不同”第五代“掌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炎立介绍,“真不同”是洛阳餐饮业的老字号,始创于1895年;1997年12月,当时的洛阳市二商局决定将其并入洛阳酒家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下半年,“真不同”推出“宫廷水席”“武皇水席”;次年,“真不同”服务员身着唐装迎宾,推出了“盛唐国宴”“九鼎八簋天子宴”。盛唐文化的融入,丰富、延伸了洛阳水席文化,食客们在品尝精美佳肴的同时,又欣赏了文化盛宴。
水席的用水特别讲究,要到距洛阳110公里以外的伊川县溪鸣山去取。做水席不能全凭感觉。在“真不同”,主料、配料必须过秤,每道菜品都有制作标准,包括烹饪时长、储藏时限等;所有烹饪、泡茶用水,都必须使用专车从伊川县溪鸣山运回的山泉水。姚炎立说,山泉水配以老母鸡、棒骨、火腿、干贝等原料,经过14至16小时熬制成汤,水席的菜才能味醇浓郁,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水席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双拼,共16样。2008年,“真不同”水席被国务院颁布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炎立同时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去年3月27日,由姚炎立主导建成的“水席博物馆”在“真不同”一楼撩开了面纱。姚炎立说,建立水席博物馆就是要把洛阳水席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让来到洛阳的海内外游客在品尝洛阳水席的同时,了解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