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比喻密切联系现实才能创作出好的诗文。
典源:《新唐书·张说传》:“(张说)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
张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也是开元盛世前期的一代文宗。得江山助这个成语,就出自人们对其诗文的赞语。
张说是洛阳人,生于公元667年,字道济,又字说之。青少年时期的张说聪颖异常,又勤奋读书,才华十分出众。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临朝执政的武则天在科举中开设词标文苑科(又名学综古今科),招贤纳士,张说年仅弱冠,应试对策竟得了第一名,被授太子教书职务,从此步入仕途。随后,他累官至凤阁舍人,在中书省这一中央行政部门负责起草诏令,参与机密,权力日重。
武则天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后,张说在神都洛阳仍身居要职。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直言敢谏的宰相魏元忠被来俊臣、张昌宗等诬陷谋逆,张说因不愿做伪证而违背圣意,被流放到岭南钦州。中宗李显即位后,张说被召回朝廷,先后任兵部员外郎、工部侍郎等职。到睿宗李旦时期,张说更加得到重用,相继任太子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登上了宰相之位,他还力劝睿宗让太子李隆基监国。后来,李隆基登上皇位成为唐玄宗,以定策清内难有功,任张说为中书令(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中书令为中书省长官),并封其为燕国公。后来,他还出任相州等地刺史,为唐朝北部边境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公元730年张说去世,被谥“文贞”。
张说一生崇文重道,擅长文辞,当时朝廷的众多制诰著作都出自其手,并多次受诏纂修国史典籍。开元年间,张说因和另一名相姚崇政见不同,曾一度被贬,出任岳州(今湖南岳阳)刺史。在这里,他饱览大好江山,贴近黎民百姓,创作的诗文不求华丽,只重风骨,感情真挚,精妙奇美,在刚健中流露出凄婉之情,远胜他以前的作品。这些诗文流传到洛阳等地,人们惊奇不已,认为他能写出这样的诗文,是因为得到了江山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