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区南12公里。这里两山巍然对峙,伊水中流,形似一座天然“石阙”(古代城门或皇宫前两侧的建筑),故古称“伊阙”。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系古生代寒武纪(5亿年前)和石炭纪(2.7亿年前)造山运动形成的石灰岩。西山海拔263.9米,东山海拔303.5米。临河山势陡峭,气势壮观,南北绵延l公里,密如蜂房的大小窟龛就凿造在沿河两侧的崖壁上。龙门石窟自5世纪末开凿,延至l0世纪,断续营造约400余年。两山现存大小洞窟2345个,佛像l0万余尊,碑刻题记2840余块,石刻佛塔60余座。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洛阳长期以来是中国佛教的中心,故在龙门石窟周围地区,保存至今的中、小石窟有10处之多。这些石窟都是在龙门石窟的影响下开凿而成的。其开凿时间、窟龛规模、作品数量、艺术成就和保存完整的程度上,都没有超出龙门石窟,因而可称龙门石窟是中原石窟的中心窟。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段中部,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而规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它开凿于公元493年或此之前,考为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也多于该洞发愿造像。古阳洞内窟顶及其余部位都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样的佛龛,南北两壁有计划的安排成三列大型佛龛,且佛龛大多数都刻有“造像铭”,统计多达800多品,因而古阳洞又是中国石窟保存造像铭最多的一座洞窟。魏碑书体精华“龙门二十品”该洞就占19品。正壁为孝文帝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头作高肉髻,面相长圆,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呈禅定印。主尊佛像两侧侍立二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古阳洞大小龛内的造像,都是北魏后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造像。各龛的龛楣和龛内佛像的背光及头光,是极富于变化的优美图案纹饰,表现了当时的雕刻和绘画技巧的高度水平。
宾阳中洞位于龙门西山北段,它和南北相毗连的两洞成为一组,即公元6世纪初叶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孝文帝(元宏)所开凿的功德窟。始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终于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24年,用工802366个,后因宫廷内乱而未全部竣工,只完成中间一窟即宾阳中洞。该洞正壁刻一铺五尊像,主像释迦牟尼居中结跏趺坐,像高6.45米,内着僧祗支,外披褒衣博带袈裟。体态平稳,肩窄脖细,面容清瘦略长,额广颐宽,眉目疏朗,微露笑意,给人以温和可亲之感。释迦两侧为迦叶、阿难弟子和文殊、普贤菩萨侍立。洞内南、北壁,各雕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该洞的三铺造像表示的是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窟顶为莲花宝盖,上刻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洞内前壁两侧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令人痛惜的是于本世纪30年代被盗售而去,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内。两幅礼佛图以上,雕有维摩、文殊对坐和两幅佛本生故事图。宾阳中洞外门口两侧各刻一金刚力士,窟门甬道北侧刻帝释天,南侧刻大梵天。宾阳中洞的造像布局及装饰以突出宗教主题为前提,紧凑而互相联系,陪衬又产生效应。其整个设计意匠,堪称中国6世纪初叶佛教石窟寺庙堂样式的重要代表。
皇甫公窟(原名石窟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是皇甫度所开凿。窟外南侧摩崖有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九月十九日刻的《太尉公皇甫公石窟碑》一通。太尉公皇甫公即北魏胡太后的舅父皇甫度。洞外立面依岩雕刻一仿木结构的庑殿式屋顶,窟楣尖拱内刻“七佛”。尖拱两侧各刻持乐器飞天一身。洞内正壁佛坛上一铺七尊像,主佛结跏趺居中坐,高3.18米,其两侧刻二弟子、二菩萨侍立。佛坛两端各刻思惟菩萨舒坐像一身。二思惟菩萨内侧壁面上各刻一菩提树,菩提树上方各刻有罗汉群像。
地址:河南洛阳市龙门区龙门镇
电话:0379-598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