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洛阳龙门石窟

2012/4/9 16:37:21 点击数: 【字体: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娜):久闻洛阳龙门石窟大名,今借洛阳小浪底观瀑节良机,终得偿所愿,游览了著名的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流于其间,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雕凿出10万余尊佛像石刻,充分展现了古人敬畏神佛祈求平安的虔诚心态。
  
    游览当日,天气凉爽,细雨微飘,弥漫于半空中的云雾、雨雾给龙门石窟平添了一丝飘渺和神秘。所幸给我们讲解的老师是一位博古通今、对石窟了如指掌的老者,在他平稳清晰和有条理的讲解中,我们不知不觉在龙门游历了近4个小时,却并不觉得时间漫长。
  
    从西山到东山,每一处著名洞窟和佛像,导游老师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这些佛教石雕艺术杰作,大的高达数尺,巍峨雄壮,小的仅方寸见长,精巧细致。因雕刻的时代不同,佛像体态也千变万化,有的丰盈端庄,栩栩如生,有的身姿纤秀,仪态万千。例如,唐代的佛像以丰满为特征,脖子处以有“吉祥纹”为美,而北魏时期的佛像则风骨纤瘦,姿态优美。这些姿态各异的佛像,让我们不仅体味到了中国古人石雕艺术的精湛和艰辛,更领略了佛教艺术的灿烂辉煌。然而,可惜的是,龙门石窟在经历了数次浩劫后,不少佛像头部都被铲掉,有的甚至全身被毁。当我们看到讲解牌上那些流落于国外各大博物馆的佛像照片后,心情绝不止于惋惜和感慨。 

    龙门石窟规模最大、也是标致性的摩崖佛龛的是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佛龛”。据记载,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捐助两万贯脂粉钱用于修建工程。整个大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佛。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像丰满圆润,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略作微笑,眼睛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以庄严典雅、慈祥宁静之感。更神奇的是,“大卢舍那佛”从左、右两侧看去与正面看去的面貌表情均略微有别。从右侧看去,大佛表情更显庄重威严;而从左侧看去,大佛则嘴角上扬,笑意盈盈,更显慈眉善目之态。据讲解老师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大卢舍那佛龛的评语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而普通老百姓看见这尊大佛时也倍觉“心中敞亮”,可见这尊大佛极高的艺术造诣。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石窟中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和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堪称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原标题:中国石刻艺术宝库——洛阳龙门石窟)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互联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