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里说《白蛇传》
2013/7/25 11:23:4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鹤壁新区往西5公里处有一座山叫金山,为什么叫金山?因为那里盛产褐色的铁矿石,而铁和所有金属在古代统称为金,从古到今也就这么叫了。有山必有寺,那么寺院也就随山而称为金山寺了。金山不算高,不过海拔一、二百米的样子,也名不见经传,按说不值得一提,可是,当它和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白蛇传》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不得不使人另眼看待了。
我正是带着造访古今名胜金山寺的急切心情,携着揭开《白蛇传》故事发源地神秘面纱的浓厚兴趣踏上探访之路的。
金山寺在金山的半山腰,远远望去,亭阁楼榭被掩映在翠绿丛中,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镶嵌在金山上的颗颗宝石。寺院大门是明清建筑特色,门楣上“金山寺”三个镏金大字赫然入目。大门两侧蹲着两尊巨型石狮,显得庄重、肃穆。
走进大门,一色青石板铺地,这种青石板是经过石锯加工过的,大小规则而表面又不太光滑,再配以周围的汉白玉栏杆,给人一种既古朴大方又有品位的感觉。院内,诵经声、撞钟声、敲击木鱼声和微风摇曳悬挂在寺庙翘角上的铜铃声,掺和着广播里悠扬的佛乐,弥漫了整个景区,置身其中,使人心静如水,仿佛也进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自南而北建有凌霄宝殿、大雄宝殿、十三老母大殿、龙王庙等多座庙宇,大殿皆以宫殿式建筑特色为主,布局严谨,金壁辉煌,气势恢宏。从寺中的碑文可以看出,金山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曾是四方佛教弟子朝拜神往之圣地,辉煌红极一时,此后历经沧桑,古庙化为废墟,现在看到的建筑是 20世纪90年代修复的,已成了一处佛教、道教融合的场所,失去了昔日的本来面目。
跨过“三步两眼井”, 向西是通往“极目亭”的青石台阶,宛如从天上垂下的梯子,令人望而生畏。攀登了360级,便到达山顶,这时整个景区尽收眼底。鸟瞰西南方向,淇河似一条玉带环绕着金山,东南一隅的雷峰塔在葱郁的山林中时隐时现,神秘恬静的许家沟和庞村近在咫尺,再往西,与青岩绝白蛇洞、青蛇洞隔河相望,俯视脚下的金山寺,这里竟是老禅师法海的根据地。只可惜“故人已乘仙鹤去,此地空余金山寺。”
这些景点星罗棋布,如散落在淇河两畔的粒粒珍珠,俯身将它们捡起,轻轻拭去岁月的风尘,串一串翡翠项链。那一张张鲜活可爱的面容,那一幕幕婉约动人的场景,仿佛跃然于眼前,让我们追踪着那些仙人的足迹,把时光倒流千年,回放一遍亘古那个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吧……
鹤壁金山西侧有个许家沟,村中有一英俊少年叫许士林,不仅聪明可爱,而且心地善良。这一天他随父亲到庞村赶庙会,路途中他正仰脸跟父亲说话,不知怎的从天上坠落下一颗金丹正好掉进他的嘴里,被咽到了腹中。这一天他竟不饥不渴十分难受,傍晚回家经过淇河时,突然呕吐起来,金丹被吐入水中。
再说金山上有个寺庙,主持长老叫法海,很有些法术,原是一螃蟹精所变。与金山一水之隔的青岩绝壁半腰中有个洞穴,盘踞着一青一白两条千年大蛇,暑去秋来修炼不止。他们听说从天而降了一颗金丹,谁吃了后能增加一千年的功力,进而得道升天,所以都觊觎已久。现在眼看到了嘴边岂能放过?双方就展开了一场厮杀争夺,结果白蛇抢先夺得。法海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白蛇成仙后,为报许仙先人的救命之恩(按照佛家轮回学说,人死后可周而复始地转世。许仙转世前的那个人曾救过一条小白蛇的命),化作美女嫁与许仙,婚后夫妻恩爱美满。这一切,作为凡人的许仙当然不知道,直到有一天许仙去金山寺进香。
那法海本是得道高僧,看到许仙面色发青,周身散发着一股妖气,已知许仙被白蛇所缠,他便告诉许仙,若蛇妖不尽早除掉,许仙被吸干精血之后必死无疑。这里他虽有救人之善举,但也多半包藏了报复白蛇的祸心。许仙不相信,他就告诉许仙一个方法,即趁端午节之际让白蛇饮酒现出原形。许仙照办了,果然如此,竟被吓得昏死过去。法海那里知道,妖精也有善恶臧否之分。那白蛇不但没有嫉恨许仙受人挑拨的过错,反而以怀着身孕之躯跋涉几百里到太行深谷采撷灵芝,为许仙熬药救命,这是为爱情作出的何等牺牲!许仙最终醒悟,经过这场变故,两人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洗礼和升华。法海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把许仙藏在金山寺中,要强行把夫妻二人拆散,制造一起人间爱情悲剧。白蛇、许仙当然都不干呀,许仙是凡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量他也反不了天,但是白素贞不愧是白素贞,她真的反了天了!她用真情打动龙王,借用了龙宫的所有水族将勇,铺天盖地向金山寺杀来,水漫金山,终于逼法海交出了许仙,夫妻得以团圆。
后来白蛇还是中了法海的奸计,被装进一个小钵盂里埋在地下,上面又造一座雷峰塔来镇住。最终这件事传到了天庭,玉帝怪法海多事要法办他,吓得法海逃到蟹壳里避祸,不敢出来,非到螃蟹绝种的那一天。
这就是发生在我们鹤壁的荡气回肠的“千年等一回”传说。当然其中虚构的成分太多,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成型于魏晋之间,左思在著名的《魏都赋》中就记载有“连眉女子配牧子”的典故,此典故的内容根据清乾隆三年《汤阴县志》注释,就是发生在金山一带的“白蛇闹许仙” 的故事,并且在淇河两岸早已广为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到了北宋年间,这个神话传说的结构和梗概已基本成熟。由于北宋王朝的软弱无能,我们的兄弟民族“金”把汉族老大哥的政府一直撵到了江南临安,这时历史上也称南宋。在偏安江南的日日夜夜,同去的王公大臣、文人墨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北方的家乡,忧愁之余,他们就把原本发源于淇河两岸的那段爱情绝唱再度加工,移花接木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并命名为《白蛇传》,也有叫《义妖传》的。
淇河虽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河,但她历史悠久,风景秀丽,风光旖旎,两岸儿女勤劳智慧、勇敢善良,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们用歌谣、神话传说等形式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淇河还处于大中原的腹地,自古以来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华,曾是华夏文明圈的中心,因此能酿造出驰名中外的艺术佳作就不足为奇。
而且这个神话传说涉及的诸多地点、人物和环境无一不能在淇水两岸找到佐证,鹤壁人们更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这最符合古代传说靠口头流传的特征。
去年,关于《白蛇传》故事发源地的争执异常激烈,我们鹤壁与杭州的“官司”一度打到北京,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场文化“保遗战”中,我省从领导到学者都拿出了极大的勇气,甚至不惜斥资六千万元用于项目建设,让这个千年漂泊在异乡的美丽神话重回故乡。历史终将证明:所有这些付出值!【原标题:金山寺里说《白蛇传》】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淇县之窗 2007-12-01 作者:于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