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洛阳龙门山和伊水河形成的原因,自古以来有不少人把它归功大禹。我们的祖先真能有如此之神威吗?山西河津黄河两岸龙门山的开凿,也是大禹的功绩吗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对洛阳龙门的险峻形势、地理位置、佛教圣迹和林泉风光的集中概括与精辟描述。的确,这里佛光山色,令人醉迷。故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龙门,又称阙塞、伊阙,地处古都洛阳以南的伊河两岸。河西为龙门山,又称天竺山;河东因产香葛,故称香山。如果从市区乘车驱驰,行程l3公里,即在面前呈现出苍翠突兀的两座岫丘,伊河之水从中由南向北穿流而过,这正是宋代苏过所描绘的“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这里背依洛都,面对三涂,左望嵩岳,右眺秦岭,向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和军事战略重地。
龙门这一天成的景观是怎样造化形成的呢?为此引发出了许多令人惊叹而又奇妙的传说。
远在五六千年以前,龙门一带就是人们聚居生息的好地方,今龙门西山南端魏湾村北唐代奉先寺遗址一带,发现有原始社会晚期的大量石器和陶器便是明证。到了距今4000多年前,由于河洛地区是夏民族活动和兴国的中心,夏朝的第一个帝王大禹,常领导人民“疏川导滞”、“合通四海”、“尽力乎沟洫”,所以相传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开凿的。据说那时洪水泛滥,龙门山以南是一望无际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深知遭受洪水的苦难。他的父亲崇伯鲧,因采取堵塞的办法,治水不当,被帝尧处死在羽渊。所以《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人于羽渊。”大禹的父亲鲧死后,帝舜命大禹继续治理洪水。大禹继承其父的遗志,率领人民疏九河、导百川,终于迫使洪水归流大海,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伊阙也就是这时开凿的。《越绝书》卷一载: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矣。”《汉书·沟洫志》贾让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这振振有词、娓娓动听的记载,都认为大禹确实开凿了伊阙龙门。如果以为这些均系汉代以后的说法,尚不足信的话,那么比汉代还早近400年的春秋时期,人们就称赞这是禹的功绩。如《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记载:“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洛}内,刘子日: ‘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是说禹的功绩真值得赞美啊,他的德泽浦远,疏导了洛水、伊水,开凿了伊阙,不然,我将变成在水中游荡的鱼了!由于禹辟伊阙的历史记载凿凿不悖,信而有征,所以后来的人们就更加赞颂禹的功绩。诸如唐代诗人成崿写道:“高阁聊登望,遥分禹凿门。”许浑颂日:“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才。”刘沧也赞道:“禹门烟树正春色,少室云屏向晚晴。”还有宋代的吕公著、司马光都分别对禹的功绩大加歌颂:“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人怜山气佳,予叹禹功美。”金代的魏搏霄、清代的汤右曾附声更高,他们在诗中赞美:“少室右臂禹所断,开排清伊来高寒。”“山断似存神禹迹,天晴犹见洛阳城。”对这些不一而足的赞颂,谁能说伊阙不是大禹开凿的呢!但是民间又演化出了另一种富有浓郁神话色彩的传说,那就是“龙门开不开”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位放牛娃,长年在龙门山上牧牛,困顿时就卧于一块大青石上打盹儿。有一次,他突然被阵阵叫声惊醒,只听见从山底不断发出“开不开”的问话。放牛娃十分惊奇,回家告知其母。他的母亲意识到是神在发问,就对放牛娃说:若再听见“开不开”的问话,就答“开”。放牛娃依照母亲的话,真的回答了那个奇妙的声音,顿时轰的一声巨响,大山裂开了豁口,聚积在山南的伊水,汹涌澎湃地北流而去,龙门的险阙形势就这样形成了。
这个故事,或许是把大禹崇拜成一种力大无边的神灵,振臂一吼,就会山摇地动,石破天惊。以夸张的手法将伊阙的成因归功于神力,正反映了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由于古人对治水英雄形象的崇拜,又演绎出了大禹凿通山西河津黄河两岸的龙门山的传说。如《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将禹辟伊阙夸张延伸到了黄河之上,盖是由于黄河大于伊水。演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英雄永垂青史,被人们爱戴和敬仰。然而居于河洛、嵩山一带的夏禹,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其足迹和力量能够到达山西的河津,去疏凿黄河,是不可设想的。到了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杨广,将伊阚改称为“龙门”之后,其传说故事又有了不少新的发展和演化。其中“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相传,禹辟伊阚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盂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这个故事,原出于《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其云:“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由此可见,这是把黄河的故事移植到了伊水。此后人们往往把某种翻越姿势,形容为“鲤鱼跳龙门”,殊不知伊河里生长的鱼类,著名的则为舫鱼,其形似小舟,食之甘美,故而北魏杨街之在《洛阳伽蓝记》中写道:“洛鲤伊舫,贵于牛羊。”
伊阙龙门真的是禹开凿的吗?这在宋代已发出了疑问。如司马光在《温国文正公文集》的《凿龙门辨》中说:“或问禹凿龙门,辟伊阙,有诸?迂雯日:‘龙门伊阙天所为也,禹治之耳。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之,然后通也。”这就是说,龙门伊阙乃天然形成,并非山横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是由于水流不畅,大禹始凿而辟之,然后河水才得畅通。这一说法似乎有些道理。试想距今约4000年前,人们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坚硬的石山怎能辟开?即使用现代的设备去凿,又谈何容易。
现代的地质学告诉我们,龙门山约形成于距今20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体由中晚寒武纪的白云岩和石灰岩所构成,内中喀斯特溶洞极多。这些纵横交错的溶洞长久被流水冲刷,发生剧烈变化,遂形成一道峡谷,将山体切割开来。伊河之水虽绵流受阻,但尚能通过,又经禹率众开凿。方为今伊阙龙门之势。这种解释既没有否定禹的功绩,又合乎自然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
龙门的喀斯特地质构造,形成了许多终年长流不息的山泉,诸如禹王池、蛤蟆嘴、珍珠泉、锣鼓洞、老龙窝、牡丹泉等,或生成瀑布,或形成溪流,或聚成深潭,或喷若飞溅。这里的山泉形态各异,不胜游观,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称赞。诸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刘长卿、白居易;宋代文人文彦博:欧阳修、范纯仁等,分别到此,并留有“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呜泉乱泻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等流芳于的佳句。这些潺潺的泉水,淙淙的溪流,为龙门增添了令人神往的美景和无限的生机。故而自居易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山色”也因而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冠。
在众多的溪流山泉中,以禹王池水势最盛,景色最美。从雄伟壮观的龙门桥下南行,入龙门石窟大门直前不远,其西侧崖壁上从蛤蟆嘴中吐出一股山泉,宽约两米,悬流直下,形成一小型瀑布,并且积水为一半圆形深潭,游人往往到此不禁止步,仰观其倾泻之势,静听其潺潺作响的清脆之声,同时还要兴致勃勃地到潭边盥洗,用手试试水温。l972年深秋,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龙门参观时,健步至此,也用手指插人水中,撩起浪花,询问水温,并嘱咐对这一景观要加以保护。
这股经久不息的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有心人必然会寻其源头,看个究竟。在半圆形深潭两侧不远,分别各有一通道,拾阶而上,蓦见高台上有一幽雅的小院,花术森茂,空气清新,中间便是游人必至的禹王池。池呈长方形,边长8.2米,宽6.6米。池中渊泉涌突,不时冒出水泡,回清倒影,草藻如茵。泉水恒温在24~26℃之间。
池中独立一石笋,为太湖石质。据考,它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自居易居洛时的遗物。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夏,自居易有《授太子宾客归洛》诗,其中的一首《太湖石》诗说:“远望老嵯蛾,近观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迭匡山岑。邈矣仙掌回,呀然剑门深。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住。磨刀不如砺,持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诗人对这根石笋的来历、形状、气质、功用以及个性特征等,以拟人化的绝妙描述赞美、品评,诚是无以复加。试想他如此酷爱这一自然物件,不远千里从苏州携来洛阳,盖有自喻象其品格之意。
这根石笋最初可能先置于自居易履道里宅第,后来不知何故移到了龙门禹王池。民间传说它是大禹开凿龙门时使用的工具。池中的太湖石高达2.66米,如此巨大的工具,大禹怎能举起去开山劈石?这大概是人们出于对大禹的崇拜,特用此物以示纪念其开凿龙门的功绩,让人们永远传颂这位历史英雄人物吧!(原标题:伊阙,美哉禹功——大禹与伊阙形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