绱绮慨妤鍌箣▔椤 佹鍔�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历史传说 >> 民间故事 >> 浏览漯河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八大金刚抗元兵的故事

2013/11/12 17:36:22 点击数: 【字体:

   
    说起八大金刚抗元兵的故事,离不开望京楼,也就是舞阳县马村街那座大高楼。

  这座高楼,传说是宋朝时候,朝里一个大官的女儿嫁到这里以后,他为了使女儿能坐在楼上看到东京汴梁的门才盖起来的,人们就称它望京楼。这楼座东向西,高五层,顶底大小一样,式样平常,可高出村上树木好几倍,比当时各大京城的楼房都要高。常从这里路过的客商行人就把它当成了路标,后来,连马村街的名字也改成了“高橛子寨”。直到民国年间,这座楼上还保存着元朝末年八大金刚首领周白胡的靴子,这就是当时抗元义军以这座楼为了望台的物证。

  从明朝到民国年间,附近百姓一提到望京楼,特别是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看见高楼上的灯光时,就议论起过去八大金刚抗元兵的故事来。

  那时候,元朝皇帝为了使老百姓归顺,叫他们鞑靼族人坐享清福,就把各村镇百姓按十户一组编制起来,名叫“十家排”。一排一个鞑靼族青壮年当头儿,人称他是“家鞑儿”。

  家鞑儿对他管辖的百姓管理很严。平时轮着吃饭,谁要串亲访友,赶集上店,必须向他们报告。规定十家伙用一把菜刀,一块案板,案板腿上栽根木桩,把菜刀用铁链拴牢。谁家要待客,得请家鞑儿坐上宾,更可恶的是谁家娶媳妇,不仅请他坐上宾,还得请他先陪新娘住三夜,然后才让新郎入洞房。更气人的还有哩,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他们规定了“男不愿月”的规矩,把男子统统赶出去,他们任意玩弄妇女,闹得家家齐哭乱叫,人人痛恨入骨。

  到了元朝末年,老百姓再也忍不住家鞑儿的欺侮,有的偷跑到深山老林里组织起抗元义军。有个很有才气的谋士叫刘伯温,想了个妙法儿,借着封建迷信的办法,秘密串连。八月十五那天,家家要吃月饼,就用纸条写上“天意在鱼腹,单等八一五”。填在鱼肚里用油炸过,或写上“八月十五杀家鞑”七个字,捻成纸捻儿,包在月饼馅里,以为神仙指划,互相赠送。单等八月十五这天,家家准备酒席。男人统统躲到一边,准备好铁把、攫头、斧子。等到家鞑儿吃喝玩乐正高兴的时候,男女一齐动手,你拉胳膊他拉腿,叽哩哗啦把家鞑儿砸死砍碎扔到辽地了,这一杀一砍,才算除了百姓心头大恨。

  杀家鞑儿的事儿很快传到元朝皇帝耳朵里,就下令要“血洗河南”。这时候,吓坏了杀过家鞑儿的青年,一个个都往外逃跑。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抗元义军,家里撇下老人小孩,成天吓的吃睡不下。

  这时候,舞阳县马村街东隆周村有个周白胡,身高力大,练过武艺,还有七个人和他一样,经常来往,人称他们是“八大金刚”。这八个人一商量,要生法儿保护乡亲,在一块儿烧香磕头,喝鸡血酒,对天明誓,跟元兵拼死。他们到各村串连,因为马村街有寨墙,就在这里立下打铁炉,打制刀枪。附近村上的百姓自动送来了粮食、煤炭、碎铁烂铜,有的把衣裳被窝也搬到马村,搭棚盖庵,支锅起灶,大家小户、庙里都住满了避难的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用火药(传说是明雄和盐末)和胶水掺上沙子,涂到寨门和庙堂的门窗上,说这是神药。天赐给咱们,谁也不许动它,大人小孩听了都害伯,其实是用来防备元兵的。

  一天,从高楼上传来个急信儿:“元兵人马从北舞渡方向杀过来了。”八大金刚领着青壮年拿着刀枪,白腊杆、攫头、铁把,拉着绊马索,齐呼乱叫,把元兵拦截在离马村一里地的姚庄后地。打得元兵勒马不及,乱了阵脚,死伤很多。

  谁知,还有在附近村上作乱的小股元兵,从四面杀进马村。他们看着村外静静般般,没有个人,庙门寨门紧紧关着,里面挤满了避难的乡亲,举刀就砍门窗。谁知,大刀碰住门窗“砰”地一声火星四溅。闪光冒烟儿。元兵当成天神显灵,再不敢动门窗了。

  正在元兵疑神疑鬼的时候,八大金刚带领人马折回来了。元兵一见,拨马就走,却被绊倒,动弹不得,被八大金刚杀死大半。

  杀退了元兵,八大金刚领人到附近村查看,发现绝大多数都被元兵杀死,只剩藏得好的几个人。事后,人们都说,要不是天神的威力,马村街的人也得杀死不少。

  一连几天,人心惶惶,白天到处躲藏,夜里连个灯也不敢点,生怕元兵看见。有的却说:“怕他哩,头割了碗大个疤痢,点上灯还给咱助胆哩!”

  不见元兵过来,周白胡回到隆周村看看。正在家里找东西,听见外面马叫唤。出来一看,元兵已经进了村。他顺手拔了一棵树挡住“过道”口,拦住元兵。又拔一棵小枣树当武器,冲开一条路,跑回了马村。领住在马村的人跟元兵撕杀了一天。从这回起,谁也不敢随便离开马村回家了。
  人们还怕元兵第三次洗杀河南,八大金刚防守严密,一人领一支力量,在方园十里、二十里要道口设下了望哨,见天巡逻。

  有一天,一个出去探信儿的拾回来一个四十八两的元宝。大家疑怀是元兵试探看看到底剩的还有没有人。老头儿们说,这年头要元宝也没有用,不如放回原处,劝大家以后见了元宝也别拾,免得元兵再来杀砍。

  元朝灭亡以后,马村附近的百姓不忘八大金刚的大恩大德,几个老年人就承头儿请来石匠、泥水匠大家动手,运石头,运砖头。先给几个领头儿的有:隆周村周白胡、湖东蔡蔡义子、王徐王某、宋桥宋某、任桥任某、其余的三人连个姓氏也没留下来,给他们在各村每人修座桥,立一通碑。到现在还留着的有周桥、蔡桥、王桥、宋桥、任桥。

  人们对周白胡最为敬重,大家知道他每次从马村回家过泥河,慌里慌张,顾不得脱靴,总是脱一只靴淌过去,回来时提着一只靴,也顾不上涮脚。就做了一只能装一斗二升粮食的大靴子放在望京楼上,以作纪念,一直放到民国年间。

  可是,明朝、清朝的皇帝为了镇压百姓对元兵统治的反抗,毁灭他们,三洗河南,杀得路断人稀的罪证,编了很多骗人的假话,说清初迁民是因为李闯王三洗河南,才杀的路上扔元宝没人拾。更可恼的是强迫各家各户给家鞑儿写上牌位,当“保家大仙”敬起来。就连百姓们给八大金刚立的名誉碑也是清朝朝庭下令拆除的。望京楼上的靴子,民国六年(1917年)八月也被樊老二的大杆连望京楼一起烧毁了。只剩一个房乌拉,一直高高的肘到解放后,这就是八大金刚抗元兵的物证,也被几个无知的干部扒掉了。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张三丰借神施教的故事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缂傚啯鍨归悵顖涳純閺嶎厹鈧拷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閻庡箍鍨洪崺娑㈠嫉瀹ュ懎顫�闁哄牆绉存慨鐔煎级閳╁喚鍎�濞存粎鍎ゆ晶鐘诲箯濞戞粈绮�濞村吋鑹鹃幉鍐测枖閵娿儱鏂€缂佹梹鐟ラ崬鎾礂椤掆偓閹诧拷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闁规澘绻楅~鍡涘矗瀹ュ娲�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闁革附婢樺ḿ鍐晬閿燂拷 婵炲苯鍟垮畷锟犳儑娓氣偓閸庢粌顔忛悙鑼伋闂佸弶鍨堕幐澶屾崉閿燂拷305闁告瑱鎷� 闂侇収鍠氱槐顏堟晬閿燂拷450008
闁活澀绲婚惁浠嬫晬閿燂拷0371-86663763 濞磋偐濮峰﹢锟犳晬閿燂拷0371-86663763 闁汇垽娼ч悺娆撴焽椤旂粯顐介柨娑欘劧xhenan163@163.com
閻犵偟宓扖P濠㈣鎷�11032303闁告瑱鎷�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