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疙瘩地的由来
2013/11/12 16:42:0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刘秀在焦河小石桥上洗脸,搭马朝西南方一阵急跑,不多时来到塘江(现在的塘河)北岸,也就是屈岗村东南地,见一位农民在那里扶犁耕地,地头停着一辆托车①,托车旁蹲着一位妇女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看样子是给这个正在耕地的农民送饭呢。
刘秀赶了一大早晨路,肚里饥得咕咕噜噜直叫,那里还顾得害羞,便上前给那妇女陪礼道:“大嫂早安,我乃落荒逃难之人,此时饿得难受,大嫂您是否行个好,给我一些饭吃。”那妇人自上到下把刘秀打量一番,见他虽衣着打扮不同一般,确实面带饥色。忙道:“若是真的饥饿,粗茶淡饭,何须挂齿。”那刘秀见她如此慷慨,真是感激:“多谢大嫂相救之恩,我只须吃些稀饭便可。”这才捧起那小瓦罐喝起来了。谁知嘴一沾罐口,连气也顾不得出,大半罐的稀饭一饮而尽。
当刘秀用手抹着嘴巴,正要向那妇女道谢时,蹲在罐旁的那个小孩可有点忍不住了,哭丧着脸说道:“这是给我爹送的面疙瘩汤,都让你给喝完了,叫我爹还喝啥哩?”那妇人怎样哄也哄不住,那小孩还说要他“赔”。他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跟受了委屈的小孩儿一样,眼泪不住地簌簌往外淌。那妇人见他伤心的样子,只怪她的孩子小,不懂事。刘秀一手擦去泪水,一手牵着他的马,声音颤抖地说:“好孩子,将来我还你们一块面疙瘩地。”说罢便向那妇人告辞,渡过塘江,又朝东南方去了……
打那以后,这块地一直到现在真的成了松柔、湿润、没有坷垃的好地。后来,人们就叫这块地为“面疙瘩地”。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