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历史传说 >> 民间故事 >> 浏览漯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漯河廉吏故事——荀彧篇

2013/10/31 10:14:37 点击数: 【字体:


漯河廉吏故事——荀彧篇


    荀彧(yù),字文若,东汉末期颍川颍阴人,今临颍县人。荀彧品德高尚,心胸博大,气度非凡,何顒见了他后,认为有王佐之才。

    做亢父令时,适逢天下大乱,于是弃官回家,并带领其宗室迁到冀州投奔袁绍。袁绍早知荀彧心胸机谋均有闻名,对他甚是看重,处处优待。但荀彧发现袁绍此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终难成大事,便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曹操见之大喜,说:“我的子房来了啊!”遂任命他为司马。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时,各种制度废立无常,而维护社会的稳定繁荣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荀彧胸有成竹地与曹操侃侃而谈,他说:“应招集天下大才通儒之人,考证并刊定六经,保存古今有用的学问,去掉其中繁缛的部分,以一家学问为准,同时繁荣礼学,渐渐地人们接受儒家教化,王道便会自然而成。”曹操甚是赞许并接纳了他的建议。此后,魏国的人才便多于吴蜀两国。

    曹操作了大将军以后,让荀彧做了汉侍中,掌管尚书令,处理朝中重要事务。曹操虽然常年征伐在外,军国大事都与荀彧商量。

    荀彧知人善任,竭力为曹操举荐雄才大略之人。比如,近乡的荀攸、钟繇、陈郡,远乡的司马懿,还有当时的有名之士郗慮、华歆、王郎、荀悦、杜袭、辛毗、赵俨等人。这些人最终成为卿相的达数十人。荀彧举荐人才不僵化于一种标准。戏志才、郭嘉等因不合世俗被人所讥讽,杜畿孤傲并没有太多的文学才华,但都因有智谋策略而被他举荐,并且最终都各显其名。

    荀彧礼贤下士、谦以待人,从不会坐在席子上以懒洋洋的样子慢待别人;为主谋事,从不让私欲绕乱自已秉公的意志。他有一个属下,才疏学浅,德行又不厚道。有人跟他说:“你现在位高权重,为何不为你的属下谋个议郎的差使干干?”他笑着说:“自然是有才能的人才能为官,若按你说的办,别人会怎么看我啊!”像这样持心公正的事比比皆是。他的德行周密完备,所用心之事皆为正道,于是他名重天下,没有人不把他奉为楷模,当时的英雄豪杰都非常敬重他。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董昭一班大臣,准备向汉献帝进言,封曹操为魏公,予九锡之赐,位逼君王,这实是谋取皇位的前奏。董昭私下征询荀彧意见。荀彧则认为曹操发动义兵是为了匡复汉朝,使国家安定,应保持忠诚,懂得退让,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本想将此话告诉曹操,但曹操早知他想阻止此事之意,便借故打发他回去,荀彧最终没有机会说。后恰逢曹操征讨孙权,便上表献帝令荀彧在谯犒劳三军将士,做侍中光禄大夫,为丞相参谋军事。曹军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守在寿春,最终忧虑而死,年仅五十。死后谥号曰:敬侯。

    荀彧一生为曹操贡献良策诸多,所得赏赐颇丰,但死后家无余财。他生前已将所得几乎悉数分给了生活困苦的宗亲。

    陈寿评论说:“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但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裴松之说:“(荀彧)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