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开封

陈留吴氏与赣闽台客家的历史渊源

2014/7/8 15:21:11 点击数: 【字体:

   
    树有根,水有源,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从不忘记崇功报德。客家人“传堂号”、“续家谱”,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根在中原。在江西、福建、台湾,不少客家人的《吴氏宗谱》中,都记载着他们的祖籍在开封陈留一带。

    陈留历史悠久,其建都置邑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据《竹书纪年》中记载:“帝宁居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自迁于老丘。”老丘即在今开封陈留附近。帝宁史称季杼,是帝少康之子,为夏王朝第七代君主。帝宁在位期间曾东征王寿国(一称三寿国),帝宁在位17年,把夏王朝的疆域扩展到东海之滨。以后夏朝在老丘(陈留)历经槐、芒、泄、不降、扃诸帝,至夏王朝第13世君主胤甲即位,再迁都于西河(今安阳东南),夏王朝在老丘建都约216年。因此,老丘(陈留)作为夏王朝鼎盛时期的都城而彪炳史册。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分立梁孝王五子,次子刘明被封在济川国,治济阳(今兰考县东北)。公元前122年,废济川国改济川郡,后郡治由济阳迁陈留,改称陈留郡。魏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各地姓氏郡望相继出现。据唐贞观八年《敦煌残卷》及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等载,吴、孙、阮、谢、卫、何、虞等姓,历史上在陈留一带名人辈出,为陈留郡氏族大姓。

    吴姓为中华大姓之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 记载,周部落始祖古公亶父传王位于少子季历。长子泰伯和次仲雍出奔江南,建都梅里(今江苏无锡南),号称勾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赵王勾践所灭,吴国君后人以国为氏,得吴姓。另传说,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亦为吴氏。

    陈留吴氏,属江南吴国季札一支的后裔,魏晋时期,陈留吴氏传到吴恢这一代,家族开始崛起。吴恢官至南海都(今广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吴恢的幼子吴祐,自幼随父学习儒家经典,12岁时到广州。当时,吴恢正准备派人制作大批竹简刻写经书,吴祐看到劝阻父亲说:“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极为慎重。竹简制成,将会动用车辆运回家乡。乡人不知内情,还以为你在广州为官期间,搜刮了大批珍奇异物。岂不毁了吴氏家族清白。”吴恢听后,点头称是说:“吴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优秀子孙。”

    吴祐20岁时父亲吴恢去世,吴恢去世后吴祐回到家乡发奋读书,后举孝廉,又以品性敦厚升任胶东齐侯相(胶东侯国在今山东平度县一带)。吴祐为官9年,廉政宽仁,深得当地百姓拥戴。

    吴祐生有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雅,官任汉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太守。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姓。吴凤的一个儿子叫吴冯,字子高,官任鲖阳侯国(今安徽临泉县鲖城)相。吴凤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息县)令。陈留吴氏吴恢祖孙4代为官,显赫一时,此后吴祐后代繁衍兴旺,因而陈留一地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吴姓的一大郡望。

    进入汉末,陈留吴氏本支在当地虽不再显赫,但远迁四川的吴懿兄妹一支却尊荣显贵。《三国志•蜀书》记载,吴懿父母早逝,与妹妹吴苋相依为命。吴懿之父生前与益州牧刘焉私交甚笃,吴氏兄妹便前去投奔,被刘焉接纳,家遂迁到四川成都。吴苋美丽贤淑,后来刘备入蜀,取代刘焉,并娶吴苋为夫人。刘备称帝,册封吴苋为穆皇后,吴苋为刘备生了两子:长子刘永,字公寿;次予刘理,字奉节。继子刘禅嗣位后,尊吴苋为皇太后,又称“长乐宫”。延熙八年(245年)吴苋去世,与刘备合葬于惠陵(今四川)。

    吴苋的哥哥吴懿,字子远,吴懿投奔刘焉后,受到重用,官任中郎将。刘备取代刘璋政权后,吴懿又与刘备联亲,成为刘蜀政权的国舅,吴懿从左将军升督汉中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当时,陈留吴氏家族还有一个吴班,字元雄,是吴懿的近支族弟,在刘氏蜀政权中官任后将军、骠骑将军、后封安乐侯、绵竹侯。

    陈留吴氏这一支在汉时期兴盛一时,到唐前期,陈留吴氏家族又出现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吴兢。据《元和姓纂》记载,隋代有一个名叫吴响的吴祐后裔。吴响生子吴臧,见于刘氏《行年记》,吴臧的曾孙便是著名史学家吴兢。据《吴氏正宗谱》:吴臧,字承休。吴承休生吴若远,吴若远生吴世传,吴世伟生吴佐、吴兢。吴兢是吴季札第47世孙,史称其“少有大志,勤奋好学,学贯经史”。后经少年时朋友魏元忠、朱敬则等推荐入史馆,撰修国史。唐玄宗时位至右拾遗、起居郎,为唐代著名史官。唐中宗时,与刘知几编修《武后实录》,对张说诬证魏元忠之事秉笔直书。后张说拜相屡次求删改,吴兢不从,史称“吴兢不改史”。他认为南北朝时期的齐、梁、陈、周及隋这五代的史书繁杂,就分别撰齐、梁、周史各10卷,陈史5卷,隋史20卷。此外,他自撰或参与撰修的史书有:《唐书备阙记》10卷、《唐中宗实录》20卷、《唐睿宗实录》5卷、《开元升平源记》1卷、《古乐府》10卷、《乐府古体要解》2卷等。特别是《贞观政要》分别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劝谏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其中10卷40篇出自吴兢之手。吴兢刚正不阿的品德至今被传为美谈。

    吴兢为唐著名史官,被誉为江南始祖,吴兢的4世孙吴初云为虔州太守,为政清廉载入府志,德政流芳。初云配何氏生三子:简、端、常。长子吴简,迁居阆州(今四川阆中),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吴简子吴宣迁居今江西临川,未几,携子吴纶再迁居今江西南丰禾嘉驿,后又徙居祝家山。北宋时期,吴念一为北宋银青光禄大夫。吴念一年迈,从开封告老还乡。其后人“十二郎”在龙岩小池“官宅坊”繁衍:生子十四郎。十四郎生:十六郎、十八郎、二十郎。十六郎生:仁普、天祐、祖受。仁普生:兴甫、得甫、崇甫、德昌。兴甫生:胜旻、智和。胜旻生:友宗、友诚、荣懋、珦兴。智和生:祖贞、祖瑄、祖瑛、祖璟。后二房八户被客家称为“龙岩吴氏八房”。

    陈留吴氏南迁入闽始于宋代。据《吴氏族谱》记载:入闽始祖吴承顺,名宥,是唐吴兢第8世孙吴宣公的后裔。吴宣生3子:吴纶、吴经、吴绍。长子吴纶,生于唐昭宗天祐元年,卒于宋太宗至道三年。自四川迁居江西南丰,生子十:长子宏,迁居龙田石井。次子宥,迁居福建宁化县石壁。三子华,迁居江西南塘凤凰塘。四子福,迁居江西南丰东坑坪。五子珍,迁居赣州府宁都安福塘。六子万,迁居江西广昌三角塘。七子兴,迁居南丰县古塘石坪。八子宝,迁居福建邵武府建宁县石塘。九子仪,迁居江西南塘寨下塘。十子景,迁居南丰县石井塘。

    吴宥为吴纶次子,字承顺,因迁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成为闽、粤吴氏始祖。吴宥生4子:长子吴坎,后裔迁居闽西龙岩;次子吴坤,迁居永定:三子,吴震,徙居上杭:四子吴巽,仍居宁化。吴氏族人渡海来台者,以吴坤派下为众。康熙年间,福建南靖吴纯朴入垦嘉义市,吴文朝入垦名间。雍正年间,吴寿入垦高雄弥陀,吴仁入垦高雄罔山。乾隆年间,吴报入垦枋寮,吴三祐入垦旗山,吴贞义入垦台南市,吴顺寿、吴五成入垦云林古坑,吴贞砖入垦竹山,吴茂入垦南投镇,吴世俊、吴世佐、吴惕成、吴正本、吴勃海、吴建等,先后入垦桃园市。汀州府永定县:吴绗臣入垦中坜。乾隆年间,吴乃郊入垦八德。当今居住于桃竹苗地区的吴姓大族是唐代吴兢21代孙吴念纲的后裔,吴念纲先居永定下洋镇水口翁坑尾,后搬至思贤村寄居。吴念纲生有3子:长子吴万赞、次子吴万明、三子吴万宣。二世祖吴万明生3子:长子仕忠、次子仕贞、三子仕达。后分为3支,人丁繁衍。吴仕贞的后裔又分为岭下房和上方房两支。上方房后代发展到第8世祖吴约夫时,家族人丁最为兴旺,成为当时思贤村最大的宗族。吴约夫生6子,其中3子留住本村守丘陇祖业,另外温玉、琼甫、隆甫3房后裔则均外出开基发展。其中吴温玉后裔传到第12世吴允园和吴达园兄弟,家族迁往台湾桃园县发迹,思贤村的迁台始祖是第13世祖吴圣昌。1856年5月,吴圣昌携22岁的妻子和5岁的儿子吴春叔,从汕头乘船启航,渡过台湾海峡,东去宝岛。海中遇狂飚,妻子不幸落水身亡。吴圣昌父子二人到达台湾后,居住在台湾桃园县中坜镇,家族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台湾的名门望族。吴春叔去台后,考中秀才,被称为“台湾秀”,他生下了吴鸿麟、吴鸿森等8个儿子,又传下子孙百余之众。这一支吴氏家族,在今日台湾不仅人丁兴旺,而且资财雄厚,更孕育出不少声名显赫的政要人物。吴鸿麟、吴鸿森都是新竹、桃园客家政坛元老。吴鸿麟的儿子,思贤村吴氏的第16代裔孙“乃”字辈的吴伯雄,曾担任国民党主席、内政部长、台北市长等要职。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为新竹县议员,并连任三届县议员。其中他还曾出任第二届新竹县议会议长。当时,吴鸿森也是由中坜选区选出的县议员,一家有两兄弟同时进入县议会,这在台湾桃园、新竹与苗栗地区(当时属于一个县)显示出吴家在地方政坛强大的力量。

    吴氏家族是桃竹苗地区威名显赫的大族,它的庞大产业,除新竹的中小型企业银行外,还有吴伯雄堂兄吴运丰的桃园客运及中坜新国民综合医院、信东制药、维邦实业、维邦租赁、优美关系企业与大小不等的投资,跨交通、金融、贸易、医药等领域。因此,吴氏家势,号称“全台第一家”。近年来,吴伯雄先生多次来大陆并到祖居地寻根,吴伯雄说:“我们客家有慎终追远的传统精神,回乡祭祖就是这种传统的体现。现在台湾已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乡亲到大陆祭祖寻根……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缘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让我们维系在一起。”沙旭升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2013-12-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