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各种各样的姓氏寻根追宗,大都不能避开河南,就拿开封来说,就是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梦魂牵绕的寻根圣地之一。所谓“根亲”就是姓氏同源同脉的延续,是族邦同渊同宗的亲情,是居食同根同缘的联谊。所谓“根亲文化”就是由根亲而发生、发展的一种追族索缘、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广义上属于历史文化,狭义上属于地域文化,本质上是文化的追属、心理的认同和灵魂的皈依。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在增强同姓人群的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友人送来郑金河先生编著的《郑氏起源与发展》,文风质朴,开卷有益,使我对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多了一层新的感知。“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郑氏寻根,开封不可不说。开封郑氏文化,源远而流长。
郑氏文化是指与郑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郑氏起源、郑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弘扬郑文化,振兴我中华》一文中指出:郑文化是炎黄文化的子系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公元前769年,郑武公迁都溱洧流域(今新郑、新密附近),史称新郑,他的儿子郑庄公(姬寤生)雄才大略,派大将郑邴于东北边境原封人聚居地修筑储粮仓城,并取“启拓封疆”之意,故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魏晋置荥阳郡后开封隶荥阳。自韩灭郑后,郑国宗族散居于陈、宋间,并“以国为氏”,在启封附近繁衍生息的公子鲁被尊为郑氏始祖,至魏晋时期,确立了以荥阳为郡望的著名门阀士族地位,成为中华望族之一。
荥阳郑氏最早居住地区是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启封)一带。魏晋时期,开封县作为荥阳郑氏家族的族籍而闻名于世。由于荥阳郑氏最早居住在荥阳郡的开封县,所以史书上都称郑姓早期的人物是荥阳开封人。到了十六国北朝时期,荥阳郑氏中的一些人为了避难,从地势较为平坦的开封县迁居到丘陵起伏的荥阳县,在县北的广武山区定居生活下来。他们仍称自己为荥阳开封人,以纪念自己的祖先和祖居之地。今天在海内外郑姓人中流传的“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事实上所指的都是“荥阳郡的郑”。
各种信史言之凿凿,文物考古相互印证。历史上的荥阳与现在的荥阳市无论经济意义、地理意义都不完全是一回事。不去梳理这一段历史,郑氏寻根中新郑、荥阳、开封等地的关系就会越理越乱,又因为各种纠结,在当下把这个讲清楚又决非易事,甚至还会得罪不少人,《郑氏起源与发展 》一书恰恰为人们打开了观察的便捷之门。作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清新自然的文风缓缓疏开片片疑云,使郑氏寻根最终得以正本清源,峰回路转。
郑金河是开封县人,当过兵,在云南创办过企业,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多岁时从昆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土,以落叶对根的情思,全身心的投入到郑氏文化研究中,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旁人的不待见,遭遇了很多的冷嘲热讽,最终凭着一腔执着和虚心好学,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了开封市域内的每个角落,搜集着所有有关郑氏的遗存和信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郑金河披星戴月,一路风尘,用脚丈量出了精彩的篇章。最近,他收集的十几万字的资料汇编成书正式出版。工夫不负有心人,廿年辛苦不寻常。与同时期出版的姓氏寻根书籍相比,该书有这样几个亮点:
首先,这不是急就章,“十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市根亲文化研究中专著缺乏的短板。从收集资料到谋篇布局,历时二十余年,瓜熟蒂落;从选题到出版,几起几落,删繁就简,诚可谓百炼成钢。《郑氏起源与发展》填补了开封市郑氏根亲文化研究中没有专著的空白,引起了社科文博界和旅游界的关注,在海内外郑氏后裔中也受到好评,作为礼品被台湾世界郑氏宗亲总会收藏。
历史、考古、人文、民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鼎力相助,学术含金高量,应该说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色。明确区分郑国史和郑氏家族史,是该书编排体例上的一大创新。我国知名历史学家、河南大学出版社原总编朱绍侯先生审阅了书中的一些重要篇章,朱先生的《荥阳郑氏县籍开封》一文为该书增色不少,提升了该书的档次和品位。这篇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以史学家的良知和道德,高瞻远瞩,澄清了1990年代以来海内外郑氏后裔在祖籍地归属问题上一些疑团和迫切需要解答的原则性问题,平息了有关郑氏祖籍地之争的口水仗,代表着当前国内史学界关于郑氏研究的水准。更重要的是,放眼当前的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荥阳郑氏县籍开封”启示荥阳、新密、新郑和开封等地人士,要从狭隘小圈子中解放思想,“一体化”才能解决好郑氏寻根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这对于其他姓氏的寻根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孙膑故里研究会原会长刘心健、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原副编审庞应水合写的《郑氏祖源在开封》,开封古都学会会长、开封博物馆原馆长徐伯勇的《荥阳郑氏家族散论》,开封市文物公园局党委书记刘顺安《<开封县郑胡铭>墓志砖考》等文章在书中也是真金美玉,字不得减。著名学者沙旭升,老开封王宴春、王剑生等贤达之士也热忱相助,为该书面世纷纷献计献策,无偿“顾问”支招,他们的论点在书中碰撞激荡,熠熠生辉。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杨松岐先生撰写的《开封县朱仙镇启封故城郑氏祖茔遗址碑碑文》跨越千古,情辞恳切,让人充分领略郑氏文化在开封的前世今生。
总之,一本书把开封人对文化的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开封人的文化素养在书中得以生动呈现,而郑金河的不耻下问和锲而不舍无疑是他赢得这么多开封名家相助的关键原因,登堂入室,良好人脉的积累使他一开始就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
还要指出的是,这本书的应用开发价值也不容小觑,如果能做进一步的润色或改编,可以成为通俗的旅游读物。把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使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这才是最好的保护。
开封可利用的姓氏文化资源很多,历史上发源于开封及其所辖区、县的姓氏有20多个,郑氏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但目前的状况是,具有悠久历史、人文荟萃的旅游城市开封,在对姓氏寻根活动方面和对姓氏文化的开发方面却远远落后于郑州、安阳、周口、固始、新郑等城市,更不能与福建、台湾、广东、陕西、山西等省份的寻根文化开发情况相比,造成了姓氏资源的严重浪费。
随着观念的转变和当前的机遇,根亲文化在开封还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经过整合,荥阳郑、三槐王、天波杨、大宋赵,陈留堂,犹太人(犹太人自宋代来到汴京,号称七姓八家,融入中华文化)等会成为闪亮的金字招牌,再加上从古代至民国开封璀璨夺目的名人资源,是能够激发他们后裔来开封朝圣热潮的。
贵在创新,开封清明文化节就是一面很不错的大旗,要把这些原汁原味的资源统领起来,服务于开封国际旅游文化名城的创建,在这方面,主政者当有一个通盘规划,先把条件成熟的纳入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内扶植培育是当务之急。通过市场的力量,完善景点布局、修缮相关场所的遗址遗存,改变开封姓氏寻根中“有说头、没看头”以及根亲社团“小、弱、散”的不利局面,既要“充分保护”又要“科学利用”,增强根亲品牌形象营销意识,这样也能为文化产业化腾出回旋余地,带动相关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下活一盘棋,形成独具开封特质的中原根亲文化优势。
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提出“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中原经济区被定位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
在中共中央决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借着此次东风,深入开展好开封根亲文化品牌的研究开发,为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和繁荣贡献力量,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郑氏起源与发展 》拉开了精彩的序幕,亦期待着业界能有更多的互动和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