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开封

郑国东迁及郑氏起源的观点与看法

2014/7/8 15:19:16 点击数: 【字体:

    一、郑国东迁

    郑国东迁后的国都始建于何处?研究探讨必须以我国早期史料为依据。众所周知《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史料既丰富又生动详细。其中《郑语》则是研究郑国最可信的资料。

    郑氏先祖姬友,黄帝的第二十九世孙,周武王姬发的第十一世孙,周历王少子,周宣王母弟。公元前806年,周宣王赐弟友伯爵,封于棫林(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国。公元前779年周幽王褒姒,迷恋其色,多日不闻朝政,王室内部矛盾开始激化。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封姬友为司徒(即六卿之一),掌管人民、土地、教化。

    由于周幽王的昏庸、庇护褒姒,朝野上下怨声四起,为了不至朝政局势恶化,姬友及众贤臣向皇上进谏,均遭幽王的严词拒绝,贤臣们纷纷弃职归田,姬友深感忧心,预料王室将无宁日,担心灾难将要爆发。为如何保全郑国臣民已成了他的心病。便去求教于挚友史伯。问史伯如何才能保全郑国及臣民平安地渡过死亡难关。史伯分析四方诸国,不是皇亲国戚,就是顽强的蛮人,根本容不得郑国的介入!那么,哪里是郑国的安身之处呢?《郑语》中《郑桓公谋迁国》(也称《史伯为桓公论兴衰》记载:史伯说:“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国,虢国,郐国为大。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赌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若)、历、莘、君之地。若前莘后河,左济右洛,主芣(伏)、隗,食溱、洧,制定章程,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永固”)。此论语“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密县县志109页”也有此论述。

    史伯这段话明确指出:要想找到安全之地,只有到济水、洛河、黄河、颖水之间,这个地方住的都是些子男小国,其中虢国、郐国这两个国家比较大些,这里西南群山环抱,东北沃野千顷,水源充足,易守难攻。它们两国不但骄傲、奢侈、懒惰,而且也贪恋女色,如你以周室有难为由,向它们施以贿赂,将家属及臣民安置在两国之间,他们不敢不答应。周朝的弊端,就是骄而贪,他俩也是如此,以后必将背信于你。那时你就可以率臣民讨伐他们,若攻破虢、郐两国,其它子男小国不攻自破,也将为你所有。这样一来,前莘后河,左济右洛,作苤(伏)、隗二山的主祭人,饮食溱、洧二水,修订法规刑律,让臣民遵守,就可以使郑国得以巩固。

    公元前772年姬友奏请周幽王东迁获准后,逐向虢、郐两国既其子男小国贿赂金银财宝后,携其家属及臣民,仆役、商人告别三十五年的棫林(古郑城)与仍留住所在的民众挥泪离别,“东徙其民雒东”。

    公元前771年由于周幽王仍昏庸无道,发生了犬戎之乱,幽王趁乱向骊山逃亡,在骊山脚下被杀。司徒姬友为保幽王在这次战乱中,不幸身负重箭壮烈牺牲。其子掘突(史称武公)继承父位率领将士赶走犬军。又与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使东周得以新生。

    公元前769年武公利用计谋,动摇郐国内乱,乘机一举灭掉郐国,继之建都,为曲别于棫林(古郑城),史称新城(谐音新郑)。公元前767年灭掉虢国,后又相继灭了其它八邑,建立了新的郑国。此地既是现在的新密市曲梁乡交流寨的古郑城,别无它处!交流寨就是溱洧二水的交汇处。清王先廉《诗三家义集》中所言“郑城西南门为溱洧二水所经之处”。又如《括地志》中所言“洧水在新郑北三里,经郑城南与溱水汇合”。

    正是有了《郑语》中对立国建都有明确“食溱洧二水”这一具体地望的记载,故以后的《史记•郑世家》、《新唐书•表》以及《资质通鉴》、《通志•都邑略•周诸侯都》等史书均以此为据,两千多年来并未发现有与此相悖的提法。史学界对此均有共识。

    在从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交流寨的西北有芣山,西南有大隗山。文字可变,地名是绝对变不了的。其次这里东南十里有武公墓,(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郑县志》“武公墓在县西十里杜家村北,谐音人称“蜈蚣冢”)。 西北三里有庄公墓,(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密县县志》“庄公冢在岐固保东,南至洧,东至溱各三里”)。不远处还有京都城皇庙。东北四里有邻国故城。这些看得到的遗迹与史书记载是无异议的,也与“主芣、隗, 而食溱洧是相符的,所以说:“徙其民与雒东,寄孥与虢郐之间”就在今天的交流寨附近,新郑国的国都也在交流寨附近是确信无疑的。

    二、郑姓起源

    在探讨郑氏祖源问题之前,对郑国的国史和家族史这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内涵的概念应加以曲别。

    自周宣王封母弟友为郑国国君起至郑被韩灭止,期间的兴亡史,为郑国的国史。郑灭后,郑国的王室公族后裔,为怀念和不忘先祖的辉煌勋业以国为姓,改姬姓为郑姓,其后世繁衍分支、迁徙等变化则属于郑氏家族史。郑国的国君均姓姬。从繁衍关系来讲,郑姓来源于姬姓,可在家族中的谱牒序言中追述其根源,两个不同的姓氏,则不能合并归一个姓氏的世系之中,郑国史与郑氏家族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其次,研究姓氏家族史中,对先祖和始祖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需加以明确区分。就家族整体而言,先祖是指姓某姓以前的先世根源。姬友姓姬不姓郑,故不能称为郑氏家族中的始祖。姬友的十五世孙公子鲁在郑国灭亡前始封南里君,由于他有一定的影响力,郑国灭后唯恐被害,率族人避难于陈、宋之间的启封(即今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他和王室公族后裔为怀念和不忘先祖的辉煌勋业,始以国为姓,改姬姓为郑姓,成为以国为姓的郑氏始祖。按家庭世系的一般规律,始祖为一世祖,以下按顺序二世、三世至久远。如孔氏家谱,孔子为始祖,孔鲤为二世,孔伋(思子)为三世,至今繁衍至八十多世。

    郑鲁是郑氏家族中的始祖,自应是家谱中的第一世。然而现在众多人却把郑国中1-14世国君列为郑氏家族谱牒中的1-14世,而把郑鲁列为15世。郑国十四世国君均姓姬,又怎能为郑氏家谱的世系成员呢?这不仅混淆了郑国史与郑氏家族史的概念,同时也把姓氏世系研究导入了误区,是要不得的,值得注意。

    三、关于郡望问题

    郡望起源于汉,盛行于隋以前,特别是曹丕采取陈郡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士分别评定为上下九个等级(即九品),执政当局按等级选用,就是所谓的“九品官人法”。司马懿当政时,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取的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当时一个郡内有几家望族。有的郡内只有一家望族,而有的家族在几个郡内都是望族。荥阳郡内有四家望族,开封郑氏,中牟潘氏,阳武毛氏,还有一个阳氏。其根据是从敦煌石窟的残卷中《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中所列。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中也提到荥阳郡的望族有四姓。但实际上阳氏大族都在幽州,所以后来称荥阳郡望中有三姓。

    郡望发展到隋唐,采取了科取士,废除了郡一级的地方政府,郡望才渐渐被淡化。但郡望在人们心目中总是一个历史记号,很多人虽多次迁徙,已不在郡内居住,已经不存在望族的这种历史遗迹,但仍还是将此挂在心中。所以不管郑氏原来是开封的,山东高密的,山西阳泉的,福建莆田的,漳州的等等一概认定郡望是荥阳。

    现在流行于国内外的“荥阳郑氏”这种叫法,里面的“荥阳”一词是郡望,这个含义要讲清楚,不能含糊其辞,玩文字游戏,荥阳郡和今天的荥阳市两者差别很大。郑氏郡望荥阳确立于“一千九百至一千五百多年前”大量的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可以佐证。需要申明的是:郑氏“荥阳”这一著名郡望绝不是像有些学者宣称的形成于唐代。关于郑姓郡望“荥阳”一词的含义,历史上一直指荥阳郡及其所统辖的地区,即今天的新密、登封、荥阳、许昌、鄢陵、中牟、郑州、开封等区域。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郑姓最早在这一郡中形成望族,因此又被称为荥阳郑氏。

    “天下郑氏出荥阳”这个立论站不住脚,太狭隘,太绝对,经不住推敲,就是在当时,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就更不能说了,我们要反对这种不尊重历史的误导性宣传,认偏概全是要不得的。

    四、关于堂号问题

    姓氏的堂号实际是祠堂的名号,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标志着本家族的血缘、历史和荣誉。堂号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祠堂,通常也伴有堂联。此外也有出现在家谱、神主、墓碑上的。

    堂号的命名大致分为二类,一是有明显的姓氏特征,最普遍的是使用郡望名决定堂号名,如郑氏的堂号就是“荥阳堂”。王氏用“三槐堂”为堂号等。二是没有明显的姓氏特征,则取材于吉利、福祥等吉利字语为堂号,这种堂号很普遍,如“越秀堂”、“永思堂”、“孝义堂”等。有的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支派中同时使用,如孝义堂、带草堂,不但郑姓有此堂号,李姓、董姓、尹姓、张姓也有。既然有堂号也要有堂联,堂联的主要内容在于颂扬祖德自矜世系、教育后人。它绝对代表不了个人的出生地。随着人口不断的分支、迁徙、繁衍,郑姓堂号已发展到数十个,还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堂号,难道说这些郑氏都出自荥阳,出自开封吗?显然是不正确的。

    荥阳郑氏最早在荥阳郡的居住地是开封,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由于荥阳郑氏最早居住在郡中的开封,所以史书中多称郑姓早期的人物为荥阳开封人,大概在十六国北朝时期,这支郑姓中的一些人由地势较为平坦的开封迁居丘陵起伏、人口稀少、牧草丛生的荥阳,并在县北的广武修筑坟墓,从此便有一些人在荥阳县一带居住和生活。但他们仍称荥阳开封人,以纪念自己的祖居之地。《唐代墓志汇编》中确切证实了这一点。这支郑姓显贵于隋唐前后,他们只是当时从开封外迁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仍住在开封。需要说明的是,这支郑姓人是从祖居地开封迁出的,源于开封地望,史学家王大良先生对这段迁徙史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我很赞同他的看法。汉唐时期所谓河南郑氏或荥阳郑氏,大多指河南郡开封郑氏或荥阳郡开封郑氏,其祖居地便是今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附近。迁往东南沿海的郑氏也大多源出开封,讲荥阳郑氏家族的起源,开封是绕不过去的。现今有些学者不顾郑氏脉络承继关系中的史实,在撰文时有意无意淡化开封,郑氏祖居地或只字不提,或肆意将荥阳开封的郑氏名人统统改头换面归于荥阳门下,集非成是,以假乱真,或都以假当真,本末倒置,抢先注册,企图木已成舟。对此,我们表示不满,我们不容许这种欺骗海内外郑氏后裔感情的行为,开封是荥阳郑氏的正宗,任何人都无法抹煞这一关键的(地望)史实。

    五、祖茔问题

    开封的郑氏祖茔,不仅史书有据,而且有开封市博物馆藏品国家一级文物《郑胡铭》墓志砖作为考古证明,即开封的郑氏祖茔得到了文献记载与野外考古两方面的高度吻合,位置确切,令人信服。开封郑氏祖茔从有确切记载的东晋江州长史郑哲墓算起,远远早于北朝时期的广武原郑氏祖茔300多年。至于荥阳的个别学者宣称三皇山飞凤顶的郑武公陵墓,文献无确切记截,也无考古依据为证。背离了历史事实,纯属个人臆造。

    在国内外各种介绍古都开封的书籍中,大都会提到“开封有2700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个2700多年是从哪里说起呢,为什么不说是3000多年,甚至更早呢?开封2700多年的文明如果追古溯源的话,实在应从先祖郑庄公姬寤生(公元前757年—前701年)于郑国东部边境“启拓封疆”筑城算起,开封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史,从启封城姗姗起步。启封是当时一座郑国的边陲城池、近代出土文物一再证明这一点。今天,开封这个享誉四海的名字就脱胎于启封,启封是开封这个名字的前身。当然,在有的书中把启封城与今天的开封城弄混了,这不是一个地方,开封故城与今开封城虽然不是一座城市,但却有着天然的历史渊源关系。郑鲁最早率族人避难于启封城及启封周围,散居“陈、宋之间”除启封城外,其余地方是笼统的,没有确指。有人硬要机械地把“陈、宋之间”解释为“商丘、淮阳之间”,而排斥启封城这一郑氏族人避难地,实在是牵强。郑鲁率族人避难于启封城,这是郑姓以国为氏的开始,在此之前没有姓郑的,郑鲁是郑氏家族以国为氏的始祖。尽管郑鲁在历史上不是那么显赫,但作为郑姓的子孙要缅怀他,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祖先,这一点是必须要讲明白的。所以启封故城作为海内外2000多万郑氏后裔的寻根问祖地,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当之无愧的。

    六、是谁搅混了郑氏历史

    是谁搅混和误导了郑氏历史,是荥阳的学者张某某、周某某‘宋某某、程某某等及部分郑姓族人。

    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荥阳一中学教师张某某为搞学术交流出了一本《荥阳郑氏》一书,书中将历代郑姓名人的籍贯作了大量的改头换面。如历代史书中郑氏名人多为荥阳开封人,他为了突出荥阳将开封二字加以删改,改为“荥阳人”。由于当时文化领域还处于封闭节段,对以后会造成什么后果,并没有意识到。而开封的读者看了后深感忧虑,他们处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产生了愤概,他们激书反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愈花甲的王晏春同志,亲赴荥阳理论。第一次未找到张某,只和荥阳县政府有关部门作了说明。第二次再赴荥阳,通过有关部门找到了张某,质问张“为何不尊重历史,任意删改”。张答:“只是改了几个字有啥,又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何必当真”。王说:“不能说只改几个字,这是篡改历史!”张无语以对。可泼出去的水,已无法再收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喧闹的市场经济,带来了名人效应。这时以周某某、宋某某、程某某等为首的再次大打出手,他们竞把神圣的寻根访祖事业异化成“摇钱树”与“聚宝盆”,荥阳没有祖坟造祖坟,没有古庙造古庙,没有遗迹编造遗迹,移花接木,以假乱真。更可笑的是将三皇山飞凤顶改名为武公岭。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极端思想诱导下,学术研究沾上了铜臭气。于是,种种让人感到遗憾和痛心的事情不断发生,“学霸”粉墨登场,低俗之风日盛,乱象环生,混淆视听。

    他们先是以祖“根”自居,俨然自造物主,抛开开封及其它地方祭出了一面“天下郑氏出荥阳”的大旗。极富煽动性。可别说,还真管用,一经传播,放之四海而皆准,郑氏后裔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前去荥阳寻根祭祖及投资开发者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荥阳一下子火了起来。又有谁能比荥阳聪明,巧妙的把历史上的郡望“荥阳”与今天的地名“荥阳”挂起钩来,如此牵强的附会一番,不日而登大雅之堂。不少人又不是专攻古代史的,怎么会知晓魏晋时荥阳郡,郡望“荥阳”与今朝荥阳之间一、两千年盘根错节复杂的关系呢,就是想了解一番,怕也是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索性不管他去好了。只可惜冷落了开封朱仙镇古城村——这个荥阳郑氏自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世代居住地,这里一堆堆郑氏祖茔地的亡魂也只好在那荒郊野外的凄风苦雨中遥望着荥阳隆重的祭祀场景而叹息……。郑金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2013-12-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