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窑,一个古老的村庄。盆窑,两个朴素的字眼。今人勿须作任何考证,凭感觉就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制陶历史和富于神秘色彩的地方。这个因世代烧制陶盆而闻名遐迩的古村落位于豫西北沁阳市山王庄镇境内太行山脚下,迄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制陶历史。在漫长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盆窑人以精湛的制陶技艺在土与火的煅烧中传承着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一件件精美乌亮的黑陶散发着玄秘高古的意韵,一座座饱经岁月沧桑的窑洞引领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深处……
史载:“神农做瓦曰陶”。中华文明史自古就与陶瓷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外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就始于对中国陶瓷的了解。位于华夏腹地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有闻名中外钧瓷,而且还有焦作的绞胎瓷及赵张弓村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彩陶及盆窑黑陶。
据史料记载,唐朝武德三年,镇守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的王世充部将宋王泰军中所用陶器皆由万善镇(今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善村)制陶艺人烧制。艺人们依坡就势,掘洞筑窑,利用高坡优质细腻的红土,大规模进行黑陶制作,所制陶器多为盆、瓮、罐等容器,造型简单,古拙无华。
武则天登基后,盆窑村制陶艺人不满足一般生活器物的制作,赋于黑陶最原始的观赏艺术生命,使黑陶成为由单纯的实用功能逐步过渡到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为一体的原始工艺美术品。经艺人们精心设计制作的鱼盆、香案、供具、祭具等被列为贡品,成为御用黑陶制品。
随着盆窑黑陶由民用生活器物向宫廷御用制品的角色转换,在工艺流程和艺术品味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立意构思及图案雕饰更加严谨考究。明朝时期制作的浮雕花饰鱼缸、寿缸、花盆,圆雕青狮、白象、福鹿,镂雕大炉鼎、坐鼓、花瓶等黑陶制品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深受宫廷喜爱,被推崇为品位极高的稀世珍品。
盆窑黑陶真正意义上走出本土,跻身于光彩夺目的中国工艺品行列并盛装入世的历史始于清光绪年间。那时盆窑村的黑陶艺人张子和在北京开了一家黑陶货栈,琳琅满目的黑陶吸引了京城人的眼球,这种质朴无华的美感引来了无数诧异的目光。一次,光绪皇帝出巡路过此地,被这种气韵高古,庄重大气的工艺品深深吸引,落驾欣赏,把玩品鉴,赞不绝口,并随即选购一批货物带入宫中。从此,盆窑黑陶身价倍增,誉满华夏,并以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品质特征在制陶业独领风骚。出自艺人张义和、王太新之手的乙亥鼎、象鼻鼎、牺型墩、妇庚卣、鱼纹壶被河南官府长官田中玉征集,参加1914年在巴拿举行的万国商品赛会并获金奖,使盆窑黑陶走出国门,蜚声海外。后来,英国人还把参赛展品拍照绘制,付梓四集《黑陶图谱》。从此,盆窑黑陶艺术彰显着浓郁的中原地方文明登上了国际文化的舞台。
随着盆窑黑陶在工艺制品领域里影响的扩大,生产规模和产量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呈现了空前盛况。遍布全村的陶窑有二三百座,拉坯做胎的木轮在晨曦和黄昏里昼夜不停地旋转,袅袅如丝的窑烟在村子的上空盘旋。忙碌详和将盆窑村笼罩,在天地间形成一幅朴素静穆的水墨画。
1943年,盆窑村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肆虐的山洪沿太行山南麓滚坡而下,无情地摧毁了全村绝大部分陶窑。黑陶艺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窑洞和家园,纷纷背井离乡逃荒求生。从此,盆窑黑陶走向衰落。直到建国以后,盆窑黑陶艺人重返乡里,修复残窑,伐薪打泥,黑陶生产才得以逐步恢复。1955年全村150多家陶窑已可生产各类器物20多万套件。这时的黑陶艺人再也不满足延续千年传统工艺,在技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除了应用轮值、模塑、注浆等技法,还引入各种雕塑技法,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附加值,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制作出毛面、乌面、漆面等艺术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而至,一直朝着以实用方向为主要生产目标的盆窑黑陶受到现代陶瓷工业的严峻挑战,在造型别致工艺精美的现代工业陶瓷面前,盆窑黑陶相形见绌,黑陶生产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困境。许多艺人在困窘和寂寞中徘徊,最终不得不痛苦地离开窑洞。一个个旋转了千百年的木轮无奈地停止了转动,一座座青烟袅袅的陶窑熄灭了薪火。
今天,以王亮亮为代表的新一代黑陶艺人清醒地认识到:研制开发高艺术附加值的传统黑陶工艺制品是盆窑黑陶的生命之路。对黑陶艺术的痴迷和对地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一直坚守在木轮和炉窑旁。实现盆窑黑陶新世纪复兴的种子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萌发,娴熟精湛的技艺,执着不屈的精神,强烈的创造欲望共同汇成新一代黑陶艺人事业成功的强大推进力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盆窑黑陶复兴的光明未来,盆窑黑陶这一中原文化孕育的古老艺术所彰显的黑色之韵定会为中华文明增添无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