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技艺——捞毛纸
捞纸
粗瓤碾压
晒纸
点数
撞瓤
村民在展示村里遗留下来的老陷坑
滤干水分
搅匀纸浆
毛纸是怎样做成的
三月的一天,在村民高俊良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西向镇东高村。在村东头的八台观大院一角,放着一套捞毛纸的设备,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正在忙碌着。
问起毛纸的做法,80岁的村民高志生滔滔不绝:“染灰、熏蒸、洗灰、碾压、撞瓤、化泡、沉淀、捞纸、压干、贴墙、晒纸、揭纸、点数、打捆等,细数的话得好几十道工序。”
麦秸是这一带捞纸的主要原料。将麦秸放进熟石灰水里浸泡,再上蒸锅蒸,出锅的麦秸就变成了又软又糟的粗瓤。把粗瓤拉到淘麦秸池里清洗,叫做“洗灰”。
经过清洗的粗瓤要上碾盘“碾压”。毛驴拉着石碾转圈,人不断地加瓤、翻瓤、铺匀。每一碾需要三四个小时。直到将粗瓤碾得粉碎,变成细瓤。这时,细瓤要再经过一次清洗,叫做“撞瓤”。
“撞瓤”得就着河水进行。将适量细瓤放入撞袋,人站在河边平台上,将撞袋放入水中,每撞一下,翘一下撞杆,大约得撞够150至200下。经过这个工序后,石灰和杂质都被清洗掉了,细瓤变得非常清洁。
撞瓤冲下的细渣和石灰也不浪费,它们在河里淤积、沉淀,挖上来后掺上泥沙制成土坯,俗称“河沫胡砌”,可以用来垒墙盖房。现在,在东高村还能看见这样的胡砌房。
瓤撞好后倒入“陷坑”。在陷坑里注满清水,将细瓤反复搅拌、化泡,几个小时后,就可以捞纸了。工人双手托着竹帘子,巧妙地用力,让细瓤均匀地吸附在竹帘上。
竹帘从水中捞出后,将帘杆轻轻压一下再慢慢掀起,让纸浆留在趴台上,叫做“揭帘”。刚出水的纸噙水多,得用木棍、石块压住,滤去多余的水分。
撞瓤、捞纸得男劳力干,晒纸则由妇女完成。女人们将纸一张张贴在墙上,叫做“晒纸”。晒干的纸要揭起来也是有技巧的,要先揭起一个角,叫“打纸角”。
最后就是点数、打捆。每40张为一刀,100刀为一绳。
关于毛纸的记忆
说起毛纸,上岁数的人并不陌生:“这种纸一面涩一面光,四周是毛茬,所以叫‘毛纸’。用处可大了,药店、医院包中药,练毛笔字,卷烟花爆竹,包点心,包肉,盖篮子,吸旱烟点火,包烟丝,还有生活用纸——那时哪有卫生纸啊!”
在古老的怀川大地,就有这样一批会做毛纸的村庄,它们大多傍河而居。仙神河、涝河和尧河南下,在常乐村附近注入安全河,安全河流经长沟、常乐、新庄、西清河、东清河、西高村、解住、屯头、南向、龙泉、魏村,在西沁阳和西义合村注入沁河。沿河的这十几个村庄,几乎村村捞毛纸,家家有作坊。
在漫长的岁月里,捞毛纸是这里除耕种外,人们最大的活计。要问这手艺是从哪一辈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楚。村民们都将蔡伦尊奉为行业的祖师爷。
辉煌与没落
过去的年月,村民们挑着扛着毛纸赶会,在集市上把毛纸销往临近的村镇和周围县市。换来的钱不仅可以买柴米油盐、供子女上学,甚至还能盖房置地。
解放后,县供销社专门在龙泉村设立了“龙泉黄纸栈”,收购各种毛纸。毛纸先运到沁阳城里,再辗转运到开封,从那里销往全国各地。开封有一条街叫做东大街,专门向全国各地批发沁阳产的毛纸。
大集体时期,这附近各村的大队小队都有大规模的捞纸作坊,社员们农闲时就捞毛纸挣工分。人们干得不亦乐乎,村里到处是捞纸、晒纸的场景,到处是纸的海洋,热闹极了!
时间推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使用打浆机和烘缸的造纸厂取代了捞毛纸,毛纸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东高村还有会做纸的老人,比如在大院里为我们展示绝技的高志生老人。但已经没人靠它赚钱了。“干这个太累,也不赚钱。”围观的年轻人说。“多少年没干了,怪新鲜。”为我们展示晒纸、揭纸的一位妇女说,“我十来岁会干活起,就开始沿墙根晒纸。这十来年都没干过了。”
漫步东高村,处处可见的石碾、石板,还有斑驳的胡砌墙面,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村庄做纸的历史。
“是得把这些记录下来,让后人看看咱怀川人的精明与艰难。”采访结束时,村里一个老人说。
2009年,“捞纸手工技艺”被确定为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还有没有足够的空间,为捞毛纸留下一个陷坑、一盘石磨?这些会造纸的村庄,将在风烟中缅怀历史,还是重塑往日的辉煌?有志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人们在追问,在思考。【原标题:会做纸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