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毛纸--消逝了的沁阳手工工艺
2012/8/30 15:55:0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不知从何年何代起,沁阳沿沁河一带的龙泉、魏村、高村、常乐等十几个村几乎村村捞毛纸,家家有作坊。有的几家合作,有的单打独干。解放后并入农业合作社,村里的大队小队都有大规模的捞纸作坊。到了20世纪70年代,造纸厂代替了手工捞毛纸。麦秸是捞纸的主要原材料。首先将麦秸撂进淋灰里浸泡,水、石灰和麦秸按一定比例兑成。浸泡的目的是将麦秸腐蚀变软。灰池是用石头和三合土砌成的,大约1.5米宽、2米长、2米深。麦秸泡过石灰水后,捞出来该上蒸锅了。
蒸锅是直径为1.6米的大铁锅,注入清水,上棚木棍,木棍上垛麦秸,通常垛有3~4米高,圆形,四围用泥巴糊严,以防漏气。锅底烧焦炭。大火烧到第七天,就可以出锅了。在熏蒸过程中,一方面用扎锅枪在麦秸垛上扎孔,以便使蒸汽串匀、蒸透;另一方面不断地往锅里续水,以免干锅。
打开泥封,出锅的麦秸就变成了又软又糟的粗瓤了。用铁杈装上架子车拉到淘麦秸池里开始清洗,这道工序叫做“洗灰”。淘麦秸池往往垒在围村河边或者门前的水渠里。水是流动的,不断地用铁杈搅动、翻腾,目的是将粗瓤中的灰水淘净。
下一步就要上碾盘“碾压”了。毛驴拉着石碾转圈,人不断地加瓤、翻瓤、铺匀。每一碾需要3~4个小时的碾压,直到将粗瓤碾得粉碎,变成细瓤。下一道工序就是“撞瓤”。
撞袋是用棉线纺成的粗布做的,口径约50厘米,长约2米;撞杆是在一根长约2米的木棍头安上半圆形的木头制成的,将适量细瓤和撞杆头放入撞袋,木柄露在外面,扎紧口袋,放进撞坑里有节奏地撞击。撞瓤坑设在河沿。河沿有石头垒的平台,当做操作台,平台与水面相距一尺左右。人站在平台上,将撞袋放入水中,每撞一下,翘一下撞杆,使撞袋内充满空气,以便顺利抽回撞头再撞第二下,撞够150~200下。目的是进一步清洗石灰和杂质。有经验的撞工凭借听声音来判断瓤是否撞净,声音沉闷,证明还不到火候,直到声音清爽才可停止。
瓤撞好后取出撞杆,在平台上拧干,挤净撞袋里的水,再将细瓤倒入“陷坑”。陷坑是用四块石板在地坑中扣成的储浆池,长、宽、深都为1.5米左右。陷坑一侧是个浅坑,作为人的立足之地,人站在里面,陷坑口沿正好齐腰,便于操作。在陷坑里注满清水,将撞好的细瓤在陷坑中(一坑3袋瓤)用耙杆反复搅拌、化泡,经过几个小时的放置、沉淀,就可以捞纸了。
捞纸有个口诀:“挖一下,铲一下,翻过来,掀起来。”说的是,双手托着密度很细的竹帘子(下有托架)在陷坑里像舀水一样挖一下,紧接着像铲土一样向外推一次,目的是让悬浮在水里的细瓤均匀地吸附在竹帘上。竹帘从水中捞出后翻盖在趴台上,趴台两边用芦苇定有规矩,称“苇志”。上动不停,将一边的帘杆(竹帘两侧的木棍)轻轻压一下再慢慢掀起,纸浆留在了趴台上,这道工序叫做“揭帘”。根据纸张的规格不同,一帘能捞2~4张纸,每两张纸中间用界布分开,界布是一条很窄的布条,固定在竹帘上,由于界布不沾瓤,所以起到分割的作用。刚出水的纸噙水多,一张张摞起来有200张左右,用木板压住进行挤压使纸干爽,叫做“压干”。这一切都在趴台上完成。趴台是一整块石板,大约2米长,1米宽,四围刻有水槽用来淋水。水槽跟陷坑相通,压纸淋下的水又回到了陷坑里。
“捞纸”就是这样来的,整个过程纯粹是手工操作,不借用任何电力设备。
毛纸的规格通常有8寸、9寸、1.05尺、1.2尺、1.3尺、1.4尺不等,正方形。妇女们负责将男人们捞出的纸一摞摞放到圪杈上。“圪杈”是在“丫”字形的树杈上绑上高粱秸等作为托纸的工具。将圪杈靠在墙根,将纸小心地掀起搭在鬃毛刷上,再一张张贴在墙上,铺展刷平,叫做晒纸。
晒纸是有技巧的。刚捞出的纸是湿的,又叠摞在一起,如果揭不起来这一张就报废了,男人们就白辛苦了。贴在墙上的纸晒干后,先揭起一个角,叫“打纸角”,目的是为了顺利揭纸不致撕破。有时夜里刮大风,第二天清早看见满大街都是毛纸,大人小孩就追着撵着捡拾,既紧张又辛苦!
下一步就是点数、打捆。每40张为一刀,80张为一大刀,用折张分开,100刀为一绳,4000张。旧社会人们挑着扛着赶庙会,销往临近的村镇和周围县市。卖来的钱除了柴米油盐日常生活开销和供子女上学外,有的还盖房置地扩大再生产。解放后,沁阳县供销社专门在俺村设立了“龙泉黄纸栈”,收购各种毛纸。记得在生产队时,一绳1.05尺的毛纸收购价为30元,劳力多的人家一年能挣1000多元钱,算是富裕户。收购上来的毛纸运到城里,再辗转运到开封,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开封有一条街叫做东大街,专门向全国各地批发俺们的毛纸。【原标题:捞毛纸--消逝了的沁阳手工工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焦作市委统战部 2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