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种,从表现手法上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其中,工笔、写意花鸟画是最受海外旅游者和中国人欢迎的一种中国画。选购一张称心的花鸟画,必须掌握一定的花鸟画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在选购和鉴赏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艺术没有思想,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具死尸。”花鸟画中的自然形象,从实质上讲,并非自然形象的消极临摹,而是自然形象通过艺术家的感官在内心唤起美感及艺术的反映,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艺术创作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花、鸟、鱼、虫是花鸟画最常表现的主题,是如何被画家“人化”的呢?
牡丹花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画牡丹花时,必须突出其丰满的花容、烂漫的姿态、绚丽的色彩,使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富丽堂皇之感;画梅花,则应画出其艳而不俗、味浓而香醇、幽芳彻骨的内在美,揭示其傲霜斗雪、守正不苟的性格。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赋予自然形象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是花鸟画的一大特色。
莲花和鱼常组合在一起,表示“连(莲)年有余”,祝愿人们生活幸福美满;新婚夫妇的洞房里如果贴一张“海棠花与白翁”的组合画,谐音“堂上白头”,则表达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借用典故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花鸟画经常采用的手法。潘天寿的《育雏》以农家养鸡的场景睹物怀人,联想到春秋时期的陶朱公(范蠡的别号)功成隐退、发家致富的故事。水仙被比喻为神话中的宓妃,三国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中,就以“江妃”比喻宓妃;希腊神话中也有美少年客勃斯化为美丽的水仙的传说。
诗、书、画、印密切结合,直抒胸臆,针砭时弊,也是花鸟画的一大特色。
明朝著名画家朱耷的《孔雀牡丹》,以大胆、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画了两只丑陋不堪的赖头孔雀,站在一块摇摇欲坠、上大下小的顽石上。孔雀有三根翎尾,象征清王朝的一品官;其背景是牡丹、竹子倒悬在山岩之畔,题款是“孔雀名花两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三耳”(听主子话的奴才耳朵)的典故与孔雀(三耳式官员)的丑态,辛辣地嘲讽了不等天明就去朝拜主子的大臣。加上他在画面上用的“八大山人”署名,看上去极似“哭之笑之”,表达了明朝皇室后裔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和愤懑情绪。齐白石在抗日战争时期画了一幅《蟹》,题款“看你横行到几时”;抗战结束后又画了一幅《蟹》,题款则为“为何不行”,辛辣地讽刺了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另外,由于作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个人的生活道路、阶级地位、世界观、文化艺术修养存在差异等原因,同一题材的花鸟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有着迥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即表达作者不同的艺术个性。这是我们在选购、鉴赏花鸟画时需要注意的。
同样画牡丹花,朱耷笔下是潇疏惨淡的“溅泪之花”,于非闇、齐白石的笔下却是色彩强烈、艳丽的“富贵之花”。同样是荷花,在吴昌硕的画中浑厚泼辣、气势磅礴,在王雪涛的笔下却艳丽而秀俏。同是竹子,郑板桥画的竹子清瘦挺拔、潇洒异常;苏东坡画竹子不画节,寓意通脱旷达;石涛画竹必画节,寓意志节不屈。
以上介绍的是花鸟画的主要艺术特色和基本鉴赏方法。要想成为花鸟画的鉴赏行家,还需要多看、多学。只有熟练地掌握鉴赏方法,才能根据个人的爱好以及经济能力等情况,选购到一张称心的花鸟画。作者:余宪文【原标题:选购花鸟画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