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文章

说说工笔画的诗情与画意(2)

2013/10/23 12:03:55 点击数: 【字体:

  “诗情”与“画意”的充分必要条件:生活体验与性灵学问

  任何一种绘画的创作都与画家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工笔画当然也不例外。所谓“胸中有丘壑,腕底自有神”。 技术和艺术的区别也就在于:技术可以全凭手上功夫达到,艺术则需要靠修养的深度。西洋讲“真、善、美”,真——科学性,善——伦理性,美——艺术性,以这三个字衡量艺术作品,其高低自明。科学的知识,美学的修养,道德的素质,这三者画者均要具备(10)。

  工笔画的技法以“三矾九染”著称,在复杂的技艺中营造出精致的图景,渲染特定的情绪。但传统的工笔画面对今天更加复杂而多变的现实生活,未免有点力不从心。这就要求画家在不断丰富自身的修养同时,“增益其所不能”,开阔视野,体验灵敏,砥砺智识,生发性灵。

  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两者是一内一外的修养功夫。笔墨技法是次要的东西,光讲意境,无学问来培养,也是一句空话。观照当下可能还比较模糊甚至无从评起,但站在历史的河岸上分析却无比清晰:如基本上接近同时代的沈石田、文徵明,学问虽好,但缺乏性灵,笔墨就会落空;而八大山人、石涛上人,既有学问,又富性灵,可称双绝。

  陈子庄在《石壶论画语要》(11)中早就说过:“绘画之道有两个要素,一是性灵,二是学问。无性灵不能驾驭笔墨,有学问才能表达思想。如画芍药,仅仅是芍药则无意思。不能为画画而画画。个人的艺术风格是上述两个条件相结合而后生成的。有了意思要考虑表现形式,于是出现了风格。否则,只在画得像不像上徘徊作难,便什么都谈不上了。”

  学问与性灵假于何?非生活不可得。生活是绘画艺术的第一要素,大自然给予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并会极大地激发画家的创作灵感。

  《易》曰:修辞立其诚。作画也需“立其诚”,何谓诚?无欺也。欺诈则无真心,无真心则无真知,无真知即无真画。看似多余的画外之功,回过头来都会反哺画艺,从而循环往复,良性运转。

  英国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12)一书中说:“至于图画,它的组成部分悉数摆在那里,供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览无遗,观众也许需要时间细察图画的各个组成元素,可是一旦得出结论,整幅图画,巨细无遗地在同时等他推翻或印证自己的结论。图画保持了自己的权威。”

  但权威的制造者们正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正从现实中攫取素材,正从同类中借鉴表达,正从磨砺中锻炼智慧—— “性灵”与“学问”为工笔画的“诗情”与“画意”添上双翼,“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宋彦军【原标题:说说工笔画的诗情与画意】

 

  参考文献:

  1.《艺术》   (英)克莱夫贝尔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2.《宋彦军作品集》   宋彦军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3.《石壶论画语要》     陈子庄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1版

  4.《傅雷谈艺术》   傅雷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一版

  5.《新科学》 (意)扬巴蒂斯塔。维柯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5月第一版

  6. 《苏轼诗词选注》 徐培均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7.《何家英:画家要按自己的心性走》2012-01-08 《 广州日报》

  8.《周易》    周文王   中国古籍出版社   1972年版

  9. 《浅谈康德与黑格尔之艺术美论》   《艺术百家》杂志 2005年 第02期

  10、11.《石壶论画语要》     陈子庄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3月1日第1版

  12.《观看之道》  (英)约翰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时20第一版05年1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2013年10月17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