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俗姓朱,初名若极,后名道济,字石涛,号苦瓜、大涤子、清湘道人等,明朝靖江王后裔。当明朝的北京政权覆亡后,其父于1645年在桂林自称监国,被南明福王所杀。石涛童年时便遭国破家亡,自小逃亡,出家当了和尚。
这种不幸遭遇铸造了石涛的性格,更影响到他的绘画主张及创作。石涛14岁开始学画,到处游览、吟诗、作画,辗转各地,晚年定居扬州。他的绘画笔墨纵横,气象万千,以山水花卉兰竹最妙,重写生、写自然,反对一味摹古,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但能善待传统,从古法中汲取营养。他对周昉、黄筌、高房山、倪瓒、管仲姬、钱舜举的作品都悉心研摹过。石涛对后起的“扬州八怪”的画风影响颇深,具有先驱作用。石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篆刻都有较深造诣。石涛《画语录》集中了他的主要绘画理论思想,包含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石涛特别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在清初泥古成风的情形下,古人之法是至高无上和必须遵循的教条,以至于画坛上形成了临摹抄习的不良习气。石涛则不随波逐流,坚持创新,坚持树立自我的艺术特色。他认为绘画也是如此,应该知法而变、推陈出新。石涛认为,古法不仅不能死守而且要确立“我”这一核心,这是变法的根本。古人、某家皆应为我所用,我应自抒我之胸襟,呈现我之面目。他反对泥古不化的思想观点异常鲜明,态度异常坚决,在当时日甚沉闷的摹古风气下,着实难能可贵。
另外,石涛提倡以造化为师,涵养生活。绘画贵在创造,艺术创造的依据是什么?石涛认为绘画应当师法造化,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涛对师法造化的理解并不是自然地摹袭,而是要将自然内“化”;绘画也不是对生活亦步亦趋,而是充分展现主体的感受,发挥主动性。
这种艺术观点,既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一面,又体现了艺术高于生活的一面,对后人影响至深。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其题画诗中对石涛的敬仰溢于言表,他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在其日记中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即石涛)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余想来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惜我不能知也。”对石涛的景仰之心,可见一斑。贾涛【原标题:搜尽奇峰打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