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姓名登记条例》规定,允许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可以见到诸如张张李王这样的姓了。几千年的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到如今一直在发展和变化着。姓氏学就是一门涉及到多边科学的综合科学,它涉及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民族学、人口学等等,可能有人会说听起来很高深莫测啊!确实如此,今天就我们采取一种通俗化、民众化的漫谈形式,来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姓氏。
起源:姓来自母系社会
我们现在说的姓氏就是姓,一般填个人的登记表、履历表等等都会填写姓名,有一种履历表是分开填的,姓氏,名,还有字,港台地区较常见。这里说的姓氏就是姓。但距今2000多年的先秦时代,姓和氏是两回事。夏、商、周三代,远古部族及帝王之族有姓,就是标号;后来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都要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区别于其他的标志,这就是氏。
比如说周朝的姬姓,从中分出了周、张、孙、耿等氏。姓是旧有的族号,氏为后起的族号。姓者统系百世而不变,氏者自子孙出一传而变。在古代先秦,男人称氏,以明贵贱;女人称姓,以别婚姻。上古三代只有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奴隶更谈不上了。那时也有百姓一词,其用意和现在完全相反,是指百官,是对有爵禄官职者的泛称。姓产生于母系社会,因为这是表示自己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的特定的标志符号。我国有很多的古姓都是女字旁,姬、姜、姚等,任原来不是单立人,也是女字旁,这样的姓都是中国很古老的姓。这是我们的祖先所经历过母系社会的痕迹。古人造字,姓为女生,就是女子所生为姓。
氏的产生比姓晚一些,在父系社会。黄帝部落姬姓,发祥在陕北,后来到黄河流域。黄帝有25个儿子,他们有12个姓,就是子孙繁衍建立起的12个新氏族。炎帝部落姜姓,从陕西渭水上游发展到山东,他有24个儿子。南方叫蛮族,其中有一个九黎族与黄帝族发生了冲突。九黎族应是9个氏族组合的部落联盟,有兄弟 81人,传说这81个兄弟个个兽身人首,铜头铁额,吃沙子和石子,耳上有毛,头上长角,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有文化信息在里面,表明这是以猛兽为图腾、善斗的民族。
这个九黎族后来在河北涿鹿被炎黄联盟打败了,一部分退回了南方,一部分作为俘虏留在北方,被叫做黎民,因为他们是九黎族的。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民百姓就是这么来的。
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氏的出现表明人类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
上古三代,姓同而氏不同的不可通婚,氏同而姓不同的可以通婚。譬如男方和女方都姓王,但一个出自姬姓,一个出自姜姓,可以结婚。男方姓周,女方姓林,但这两个姓都出自于姬姓,对不起,结婚申请退回,不批准。我们的祖先是很聪明的,先秦典籍中就写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恶不殖也。证明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懂得了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的道理。
夏朝到商朝,这两个朝代1000多年是我国姓氏的发展时期。夏朝有十几个结盟的国家:魏国、顾国、扈国在陕西,葛国在河南,曾国在山东,都是以地名为国名,后来他们的子孙都是以魏、顾、扈、葛、曾为姓氏。商朝是典型的奴隶制大朝代,国家机构已经形成。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某些庶子有分封权,子孙分封,以国为氏,得萧、黎、崇、周、阮等姓氏。
商代还出现了以技为氏,你是干什么的,就可以作为一种姓氏,索氏是制造绳索的,陶氏是制造陶器的,樊氏是制造篱笆的,等等。但这些姓氏是百工所属,是有世传的专门技术的统治阶级成员,而不是技术奴隶。
根据中国人姓氏历史的整体情况而言,姓氏源起于原始氏族社会,在奴隶制兴起到全盛的夏商时期得以发展,在封建制兴起至建立的周朝得以普及形成。周初大封建,贵族内部层层分封土地和人民的制度,产生了大量的诸侯国,诸侯国在国内也封采邑于同姓或异卿大夫,这样随着一层一层的封建,一姓所出的支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胙土命氏普及开来。齐、鲁、宋、卫陈、焦等大小诸侯国的国名都被这些国君的后代作为氏,崔、曲等卿大夫的采邑也都成了这些采邑主厚谊的氏。
周朝的封建制和宗法制,还产生了许多前代没有条件产生的姓氏。周朝的封建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齐国鲁国为公爵,晋国为侯爵,曹国郑国为伯爵,楚蛮小国君只得子爵。周朝的封建制还有实际同志权的五等之分,国侯、邑侯、关内侯、乡侯、亭侯,其后裔均以先祖封地之名作为氏。如关内侯得氏温、原、苏、毛、甘等;乡侯得氏裴、陆、庞、阎等等。
从宗法制方面看,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则以祖父的名或字为氏。现在我们有姓丰的,就是郑穆公有一个儿子叫公子丰,他的儿子叫公孙段,公孙段有两个儿子叫丰赞、丰实,后来就有了丰姓。
总之,周朝产生形式的途径和方式是很多的。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都出现了,姓氏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大普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原先作为贵族之称的百姓,逐步变为平民的通称,反映了我国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历史过渡。在周朝,正是由于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才使属上层建筑领域的姓氏发生变化,从少数人手里解放出来,为全民共享,数量和概念也基本得以形成。到了汉代姓和氏不再区分成了社会的共识,《史记》中说汉高祖刘邦姓刘氏。这表明经过秦末,到西汉的时候姓和氏融为一起。姓氏合称,仍为姓之义,即表明个人所生家族的符号。姓和氏合二为一,是我们中国姓氏历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