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姓氏的起源
2013/6/20 17:27:3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公元前21世纪,在黄河中流的河洛流域崛起了夏民族,这是汉民族形成的初始时期。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的姜姓和姬姓为主体,融合了东夷部落的嬴姓和偃姓,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以中原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朝,延续达2000多年之久。随后,中国的姓氏经历了严格的宗法制度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施的“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建立了户籍制度,打破了姓与氏的固定模式,姓和氏不再是贵族和特权的专用字,普天之下的秦人,不分贵贱,都有姓氏,姓和氏混合为一。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在这一伟大的转化中,由秦人变为汉人,逐步形成了汉民族,汉民族所拥有的姓氏就是汉姓。
西汉的建立标志了汉民族的形成,汉民族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融合周边的民族进化而来。汉族姓氏以先秦时期形成的姓和氏为核心,吸收周边民族的姓氏,形成了同姓不同郡望的汉族新的姓氏传递和分布规律,这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华夏姓氏。这样,随着外族的不断融入,汉族姓氏进化的结果变成:著名姓氏同姓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姓往往拥有多个郡望,以区别不同祖先所形成的同姓群体;姓氏的种类也随着总人口的扩大而增加、或随着总人口的缩小而减少。
汉族人口从西汉初的3000多万,发展到明朝末的1亿,再发展到清朝道光年间的4亿,最终发展到今天的12亿多;汉族姓氏种类的数目也由西汉初的1800多种,增加到明末的2200多种,再增加到清朝道光年间的2800多种,最终增加到今天的4000余种。从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三大姓同姓人群的历代总人口大约占历代全国总人口的20%。
有关中国姓氏有史可查的记录,主要是秦汉以后的文献。正是在秦汉时期,才奠定了中国姓氏延绵不断稳定传递的基础。姓氏的真正含义是反映父系的血统。在这几千年里,大规模的人群迁移、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进程与汉族姓氏的进化是同步的,当今汉族姓氏在全国分布特征是这几千年漫长历史进程的结果。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2007-07-25 作者:袁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