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文章

尤——避闽王讳改成的姓

2016/3/1 16:09:08 点击数: 【字体:

 尤——避闽王讳改成的姓

    据宋代的《梁溪漫录》记载,尤姓系出沉姓;五代时,王审知据闽称王,闽人姓沉的避“审”音,去水旁改为尤。

    沈姓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中有沈子国,在今河南平舆北,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公元前506年为蔡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沉氏;一是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于沉邑(在今安徽临泉及河南沉丘一带),子孙以邑为氏,即沉氏。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福建的沉氏是唐代自河南迁去的,一次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一次是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由此可知,沈姓形成于春秋时期,唐代有两支迁入福建;五代时,福建的沉姓人为避闽王王审知的名讳,改姓为尤。

    但是,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有尤利多、尤还;《三国志·吴志》有鄱阳(今江西波阳)“贼帅”尤突。这说明早在五代以前(至迟在汉代)已有尤姓。这些尤姓的形成,必然另有来源,古籍虽无明确记载,但似可从沉姓改为尤姓这一事实中找到一些线索。冘,—音yóu,与“尤”同音,也是古代姓氏之一。南宋罗泌《路史》云:“姑、冘二水在即墨,有冘氏。”这是说居住在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境内姑水、冘水旁的人,有以水名为姓氏者,称为冘氏。又,《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时有“聊、摄以东、姑、尤以西”之语。“姑、尤”即姑水、冘水。可见在这里冘、尤通用。因此,五代以前的尤氏,可能就是出自山东的冘氏。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尤氏“望出吴兴”。“望”指门族、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吴兴”为郡名,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浙江吴兴,辖境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宋代已无“郡”的区划,郑樵只是沿袭“郡望”的传统说法,以反映尤氏望族的地理分布而已。自南宋至近现代,尤姓人物主要出自江苏,以常州、无锡为最;其次是福建。从明代开始,有洛阳(今属河南)及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被加载史册。大约从清代开始,福建尤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主要分布于彰化、屏东,后又有人到新加坡等国谋生。

    南宋有诗人尤袤,无锡人,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其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尤袤之孙尤焴,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元代有大司徒尤玘,常州人。明代有洛阳(今属河南)人尤时熙,官至国子博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尤求,善画山水人物,兼长白描;还有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三兄弟,均为武官,并以勇敢知名。清代有文学家、戏曲家尤侗,长洲人,累官至侍讲,曾参与撰修明史,工诗文词曲;医学家尤怡,长洲人,着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还有诗人、词人尤维熊,诗人、画家尤荫,画家尤锦。

    尤姓在台湾姓氏中居于第81位,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12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分布很广,以福建居多,该省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28%,其次是河北、河南、江苏、北京也多尤姓,以上5省市的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76%。尤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还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例如:清代满洲有尤姓,世居沽河、辽阳等地;赫哲族的尤可勒氏,汉姓为尤;满、佤、苗、羌、蒙古及台湾土著等民族也都有尤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古——古公亶父后裔之姓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