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鐢ㄦ埛鍚�  瀵嗙爜    娉ㄥ唽浼氬憳 鎵惧洖瀵嗙爜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文章

尤——避闽王讳改成的姓

2016/3/1 16:09:08 点击数:154 【字体:

 尤——避闽王讳改成的姓

    据宋代的《梁溪漫录》记载,尤姓系出沉姓;五代时,王审知据闽称王,闽人姓沉的避“审”音,去水旁改为尤。

    沈姓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中有沈子国,在今河南平舆北,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公元前506年为蔡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沉氏;一是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于沉邑(在今安徽临泉及河南沉丘一带),子孙以邑为氏,即沉氏。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福建的沉氏是唐代自河南迁去的,一次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一次是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由此可知,沈姓形成于春秋时期,唐代有两支迁入福建;五代时,福建的沉姓人为避闽王王审知的名讳,改姓为尤。

    但是,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有尤利多、尤还;《三国志·吴志》有鄱阳(今江西波阳)“贼帅”尤突。这说明早在五代以前(至迟在汉代)已有尤姓。这些尤姓的形成,必然另有来源,古籍虽无明确记载,但似可从沉姓改为尤姓这一事实中找到一些线索。冘,—音yóu,与“尤”同音,也是古代姓氏之一。南宋罗泌《路史》云:“姑、冘二水在即墨,有冘氏。”这是说居住在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境内姑水、冘水旁的人,有以水名为姓氏者,称为冘氏。又,《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时有“聊、摄以东、姑、尤以西”之语。“姑、尤”即姑水、冘水。可见在这里冘、尤通用。因此,五代以前的尤氏,可能就是出自山东的冘氏。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尤氏“望出吴兴”。“望”指门族、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吴兴”为郡名,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浙江吴兴,辖境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宋代已无“郡”的区划,郑樵只是沿袭“郡望”的传统说法,以反映尤氏望族的地理分布而已。自南宋至近现代,尤姓人物主要出自江苏,以常州、无锡为最;其次是福建。从明代开始,有洛阳(今属河南)及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被加载史册。大约从清代开始,福建尤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主要分布于彰化、屏东,后又有人到新加坡等国谋生。

    南宋有诗人尤袤,无锡人,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其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尤袤之孙尤焴,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元代有大司徒尤玘,常州人。明代有洛阳(今属河南)人尤时熙,官至国子博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尤求,善画山水人物,兼长白描;还有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三兄弟,均为武官,并以勇敢知名。清代有文学家、戏曲家尤侗,长洲人,累官至侍讲,曾参与撰修明史,工诗文词曲;医学家尤怡,长洲人,着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还有诗人、词人尤维熊,诗人、画家尤荫,画家尤锦。

    尤姓在台湾姓氏中居于第81位,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12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分布很广,以福建居多,该省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28%,其次是河北、河南、江苏、北京也多尤姓,以上5省市的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76%。尤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还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例如:清代满洲有尤姓,世居沽河、辽阳等地;赫哲族的尤可勒氏,汉姓为尤;满、佤、苗、羌、蒙古及台湾土著等民族也都有尤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古——古公亶父后裔之姓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