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文具箱
清初 紫檀官皮箱
□□严克勤
我们在考察明式家具材质、工艺和审美等整体特质时,往往容易忽视几架、箱盒、屏风等文案清供的审美价值。实际上,这些微缩版的明式家具,更能将明式家具高超的制作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明式家具之所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主要在于其文质彬彬的别样质地,而这种特质的形成,又与文人的鉴赏把玩有很大关系,因此有“雅玩”之说。文房清供,作为旧时文人书房的必备用品,正是文人雅士们燕闲生活的寄情雅玩。与文案清供相匹配的几架座托等,虽然形制不大,但制作精巧,尤为读书人所喜爱,在明式家具的制作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书房中的托物寄情
文房清供的制作自汉代始,兴于唐宋,至明清更趋丰富多样,由于年代不同,其形制和用途也有一些差别。但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斋中清供”也逐渐呈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相得益彰的显著特点,成为文人墨客点缀书案、玩赏自娱的清供陈设,也成为他们心寄林泉、超凡脱俗之人格精神的一种投射。
明末屠隆所著《考槃余事》中共列举了45种文具,集当时文房清玩之大全。文中列举“笔床”云:“笔床之制,行世甚少。有古鎏金者,长六七寸,高寸二分,阔二寸余,如一架然,上可卧笔四矢,以此为式,用紫檀乌木为之,亦佳。”明代文化大家李渔也曾说:“安器置物者,务在纵横得当……使人入其户登其堂,见物物皆非苟设,事事具有深情。”
明代画家董其昌在其《骨董十三说》中也有论述:“先治幽轩邃室,虽在城市,有山林之致。于风月晴和之际,扫地焚香,烹泉速客,与达人端士谈艺论道,于花月竹柏间盘桓久之。饭余晏坐,别设净几,辅以丹罽,袭以文锦,次第出其所藏,列而玩之。”由此可见,古人对书房家私设置,文案清供安排和居处环境营造,既要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又要布置清雅、安适方便,达到看似不经意实则处处精心的效果。
文人案头的心中乐土
在文房清供中,案头家具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亦称为“文案清供”。文案清供,包括旧时文人和宫廷内府文房书斋案上所陈设的摆件古玩,及这些摆件古玩的座托、几架、箱盒等,形制虽小,气韵超拔。其用料、工艺等都是优中选优,好上加好,精中更精,是明式家具的微缩与精粹。明清文人及失意官宦期望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这种文案清供的陪伴下,追慕宋元时文人的行止和心绪,避世逃遁、安妥心灵、独善其身、保全人格。无论是酒瓢、诗筒、笔筒、香筒、笔架,还是镇尺、臂搁、墨床、屏风、几案、棋盒,都是他们眼中的山林,心中的乐土。
在明清文人眼里,文案清供不仅是一种实用器具,更是一种可供赏玩的艺术私藏品。文人还积极投入这些用品的创意制作过程,在其中融入更多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思想,体现文人独有的生活理念和情感追求,使这些精巧的案头家具更具文化魅力和价值。有些文房家具作为玉器、瓷器和象牙制品的座托和几架,原本是配角,但因构思精巧、制作精良,竟也与古玩主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直至浑然一体,难分伯仲。
作为文案清供的微型家具制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宫廷内府的形制规定明确;二是有文人墨客的直接创意;三是选料考究,一般常用黄花梨和紫檀等硬木;四是工艺复杂,虽属微型家具,但在榫卯结构上丝毫不差;五是用工耗时多,做工精湛;六是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别具一格。明清时期,这类器具的制作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无论是民间的能工巧匠,还是宫廷造办处的督办大员,从选料到工艺把控,再到成品检查都力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特别是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均以内廷样式制作,一部分由内廷造办处自行督造,一部分交由地方按内廷式样制作,也有地方巡抚官员按年例进贡的方物制作。其造型、质地、种类丰富多彩,凸显出文房用具的雅致与精巧,可谓美轮美奂。
种类繁多的艺术珍品
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文房清供的制作种类趋于多样,工艺更为繁杂。明清之际,特别是长江以南的苏州、杭州地区市井繁华,商铺林立,充分的商业竞争催生了成熟的手工工艺。对于精美的文房清供,不仅文人墨客、巨贾豪客竞相追捧,朝廷上下更是推波助澜。
明代文房清供种类繁多,分类芜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可涵盖古人书房中所有的家具陈设,甚至包括张挂的书画。狭义的主要是案头家具。如插屏式案屏,适宜放在书房桌案上,除了体积小,与大型座屏的构造别无二致。两个墩子上竖立柱,中嵌绦环板,透雕斗簇C字纹,站牙与斜案的披水牙子上也锼刻C纹饰,屏心嵌镶大理石彩纹板。案屏最小的是画案上陈放的砚屏,为墨与砚的遮风,尺寸通常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间。
再如提盒,古代的提盒主要用来盛放食物酒茶,便于出行携带。至于明代文人所钟情的用硬木制作的提盒,它不是食物盛器,而是用来存放玉石印章等小件文玩的。其置放在文房案桌上可作为摆设欣赏,是文人墨客的至爱。提盒通常有二撞提盒与三撞提盒之分,四撞提盒极少,长宽高尺寸多在二三十厘米。
又如官皮箱,它不为宦官人家所特有,也为平常人家常备之物,形制尺寸也大同小异,一般顶盖下有平屉,仅两扇门上缘留子口,用以扣住顶盖。顶盖关好后两扇门就不能开启,门后设有抽屉,底座锼出壶门式轮廓,并刻上卷草叶纹。需要说明的是,官皮箱在平常人家用来存放女眷饰品,而文人墨客就用来收纳玉器、象牙等文玩。无论提盒还是官皮箱,因常需开闭移动,工匠往往会在其转角处包裹上薄薄的铜片,年代既久,磨洗发亮,越发显得古朴典雅。四角古铜色的小铜片与提盒的硬木花纹相映衬,构成一种低调的奢华。
清朝康雍乾三代,其清供制作规模之大、数量之巨、形制要求之高之精可谓空前绝后。如乾隆三十五年内廷档案“匣作”记载,所列配匣文具有“白玉佛手笔掭一件,腰元洗(配木座),青花白地小水丞一件,青绿蛤蜊笔掭,青玉瓜式水丞,白玉双鱼洗,掐丝珐琅水注,霁红笔洗一件,青绿马镇纸,青花白墨罐一件,哥窑小笔洗一件,白玉合卺觚,配得合牌座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交淳化轩续入多宝格内摆”。由是可见,清代内廷文房清供均按不同功用分别命名,其质地种类多样,制作要求精奇。其中如笔筒、笔架、笔洗、砚屏、水丞、水注、墨床、镇纸,以及几案、官皮箱、多宝格和宝物箱等,一方面可供宫廷殿内陈设,另一方面也为宫廷上下实用而鉴藏,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位自然难以计量,加之宫廷制作,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凝聚了那个时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