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鹤壁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2017/1/17 18:55:32 点击数: 【字体:

    北京四合院、汉代凤冠阁楼、明代中原民居、古戏楼……这些都是汇聚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珍贵古迹。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遗迹遭到破坏,即便是保留下来的少数古建筑也多被“圈养”起来,使今人不能随意观赏,更难以去体会那些传统古建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人文理念。北宋大都市汴京当年的富丽繁华可以凭借一幅《清明上河图》再现于今,而那些不断被摧毁、逐渐被遗忘的古代民居又该如何存留?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斌正致力于此。通过不懈努力,他所创作的泥玩民居高度还原了中原古建的建筑特点,让更多人可以直观感受它的迷人风采。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浚县古称黎阳,地处豫北平原,文化底蕴丰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泥玩之乡、孕育了众多文化品类,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康氏营造世家自明洪武13年,从山西洪洞迁至浚县城东北三十里定居,起名康礼村,始祖康忠,是一位民间工匠师,精通阴阳五行学说和营造理论。他采用黄河古道沉积胶泥为原料,捏出房屋的样式,并按照阴阳五行方位设计布局,从而形成了浚县泥玩民居文化艺术,这一技艺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了下来,流传至今。

    康号彬便是康氏泥玩民居的第十九代传人。出生于营造世家的康号彬,从小受家庭浓厚的传统技艺熏陶,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他全面掌握了泥玩民居技艺流程,打下了扎实的营造基础。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祖传技艺虽然高超绝妙,但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已经不能做为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生于农村的康号彬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外出,赚钱养家。他先后干过几份工作,后来又学起了厨艺。2003年,康号彬在一家酒店当厨师,由于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一直做到了厨师长。在这家酒店工作期间,康号彬一直没忘记自己的家传技艺,工作之余,总是创作一些泥玩民居。几年下来,他做出了一百多件精美的泥玩作品。高耸的城楼、雄伟的宫殿、清幽的庙宇、威严的点将台、机巧的转花楼、宽阔的大戏台,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他雕刻的建筑物精巧无比,房子的门窗可以开合,屋檐上的小鸟,翅膀装有弹簧,可以上下翻动,展翅欲飞。这些泥玩民居最先受到酒店负责人的关注,还专门为康号彬的泥雕作品办了一个小型展示会。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门楼是康号彬的特色题材之一。“住宅堪舆的典范《阳宅十书》指出‘大门吉,则全宅吉,房门吉,则满房皆吉矣’,可见门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历来重视,门堂位置也必然择吉位而设门,坐北朝南的宅院,大门设在东南角,按风水学说东南为八卦之巽位,巽为人,相邻的卦位东为震卦,震为雷、木、春,南为离卦,离为火、夏。因此,在巽位设大门,家里日子就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这种美好的愿望乃人之常情。”康号彬在访谈中,向印象河南网编辑讲解了不少住宅风水学。而他也将这些运用到了他的泥玩民居中,这也是他的作品相较于其他泥玩的独特之处。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观察康号彬的泥玩民居作品,会发现他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尤其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小部件。就拿脊兽来说,不同的类型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民居建筑脊兽在民间叫“鹪鹩”,是由官式建筑脊兽鸱尾演变而来,鸱尾又叫鸱吻,是龙生九子之一。民居脊兽阔嗓粗目大而圆,以龙头鱼身造型为主,安转于正脊两端,头向外仰望,而官式建筑脊兽口向内。民间建筑脊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易学理念,在易学理论上,居民脊兽有镇宅辟邪,看守门户指责,古代民间有“兽不空腹”之说,官式脊兽腹内有金、银等器物,民居脊兽以五谷粗粮为主,放于腹内,寓意吃饱了看宅护院,反映了古人祈望消灾辟邪,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自唐代以后,朝廷对民间建筑有用色非常严格,民居的大门和房屋必须是灰黑色,“乌头门”的乌头即源于此,灰黑色的砖瓦兽就成了民居建筑的定制色。创作泥玩民居时,康号彬都会根据所要创作的民居风格进行选择小配件。如此一来。他的作品就不仅仅以精致取胜,更是由于它浓缩了民居建造中的人文内涵。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康氏泥玩民居艺术 再现中原古建风采——小记浚县民间艺术家康号彬
 
    通过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康号彬先后创作设计了“汉代阁楼”“宋代民居”“古戏楼”等一大批富有中原风格的艺术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他的泥玩民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再现了中原居住的文化特点,造型出神入化,以大气中凸显别致的制作手法,展示了泥塑粗犷中的细腻,使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康号彬的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与认可。2012年5月,作品《中原四合院》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被在场专家誉为全国第一件以泥塑形式反映中原古民居建筑的艺术作品并荣获金奖;2012年9月“传统泥塑系列”作品在首届河南民间艺术展上荣获一等奖;2012年10月,《古戏楼》泥塑作品在第六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同年,康号彬被评为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康氏泥玩民居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

    “做古代建筑这一行,像北京的“样式雷”(一个清代承办内廷工程的雷氏建筑世家的简称),他们已经断代了。因为现代社会不时兴那种建筑风格了,所以就没有人继续传承。也有人请我去饭店当厨师,但我想着不能再去,要不然就把这个东西也丢了。”康号彬在说这样一番话时,语气里颇有一些沉重。

    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使许多世代流传的传统民间工艺举步维艰,濒临失传。仅靠像康号彬这样充满责任感的民间艺术家的传承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片沃土,传统民俗文化才能焕发生机,百花争妍。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