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鹤壁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2017/1/9 12:38:42 点击数: 【字体:


    浚县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黎阳镇杨玘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随着国家对民俗文化产业的不断重视,不仅本村的男女老少纷纷加入了泥咕咕制造行业,众多外地泥塑爱好者也慕名前往学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海增便是其中之一。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杨海增虽然不是杨玘屯村人,但他母亲的娘家却在杨玘屯村。他的姥爷姥姥,舅舅舅妈都会捏泥咕咕。小时候串亲戚,杨海增最喜欢的就是玩姥姥家的泥咕咕,一到姥姥家,他就从屋里一囤囤泥咕咕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摆在桌子上,玩得不亦乐乎。若是碰到姥爷姥姥捏泥咕咕,杨海增也会在一旁边玩边学。浚县正月古庙会是一年中杨圯屯泥咕咕最畅销的时期,庙会上,各家各户的泥咕咕形态各异,杨海增总是缠着大人买一些姥姥家没有的咕咕品种。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十来岁的时候,杨海增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泥巴。摔瓦屋游戏玩腻了以后,杨海增就建议大家比赛捏东西,看谁捏的更好看。玩具枪、坦克车、小猪,小伙伴们全凭着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杨海增每次捏的东西都不舍得扔,而是拿回家摆在家里,后来一个本家哥哥看见就夸杨海增小小年纪捏的泥玩具挺好。正是本家哥哥这几句无心夸赞,给了杨海增后来从事泥咕咕行业的信心。
 
    中专毕业后,杨海增先后干过很多工作:在轮胎厂当过工人,干过工地,做过小生意,十多年的岁月蹉跎没能让杨海增找到归属感,直到三十多岁时再次与泥咕咕相遇结缘……
 
    那时没有稳定工作的杨海增,在朋友的邀请下到浚县县城一起经营卖彩泥画的小店。生意不太好的时候,合伙人提议批发一些泥咕咕销售,这对于小时候经常出入杨玘屯的杨海增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于是,在杨海增朋友的带领下,二人开始在杨玘屯村挨家挨户挑选、进购泥咕咕。转到宋氏泥咕咕第七代传承人宋庆春家时,满院子形色各异的泥咕咕让杨海增眼前一亮。在交谈中,宋庆春向杨海增介绍了泥咕咕的热售情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本就对泥咕咕有着深厚感情的杨海增动了捏咕咕谋生的想法。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想要靠泥咕咕创业挣钱,首先得学会这一门技艺,找一个好老师更是重中之重。虽然宋庆春当时只有二十出头,但他的泥咕咕作品却非常优秀,杨海增决定拜宋庆春为师。听到杨海增问的一句,你收不收学生呀?年轻的宋庆春有点惊讶,甚至觉得这是句玩笑话,然后就果断拒绝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海增。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很显然杨海增是认真的,经过多次的上门拜访,宋庆春终于答应了,杨海增就开始学起了捏制泥咕咕。半年以后,杨海增的泥咕咕就捏的像模像样了。2006年,杨海增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作品外出参加活动,并赚到了学习泥咕咕以来的第一桶金。那次活动中,杨海增捏的《大炮仗》在众多作品中特别显眼,大大的爆竹旁倚靠着一个可爱的胖娃娃,胖娃娃表情生动,憨厚调皮。一个游客看了甚是喜爱,用五十元买走了《大炮仗》。在这次活动中,杨海增还遇到了一位许昌市神垕镇的钧瓷老艺人,有幸得到老艺人的指点,纠正了自己在泥塑创作中的缺陷。杨海增在捏泥人时,总是把泥人的脸捏偏,而且自己在捏的过程中难以察觉。杨海增百思不得其解,交谈中,老艺人就提点他在快捏好的时候,拿个镜子看看,就能发现脸偏不偏。后来,杨海增果真用这个方法纠正了创作中的错误。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学会泥咕咕  走上致富路 ——小记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增
 
    随着泥咕咕技艺的不断提高,杨海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泥咕咕简洁朴实、大胆粗犷。代表作品有《水浒英雄108将》《农村记忆》《童年记忆》等。2014年,作品《鬼才泥猴张》在浚县古庙会泥塑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5年,作品《斗牛》在浚县古庙会泥塑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同年,杨海增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浚县泥咕咕)市级传承人。
 
    十年如一日的学习,杨海增的泥咕咕技艺足以单打独斗,但他还是选择继续跟着宋庆春一起打拼。北京、合肥、深圳……杨海增经常跟着宋庆春一起外出参加活动,这份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不仅带给他可观的经济收入,也让他感受到自由人生的精彩纷呈。
 
    只要有心追求,用心学习,人生处处可成新起点。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