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走进安阳 >> 印象安阳 >> 浏览安阳

古镇任村

2013/11/12 14:34:56 点击数: 【字体:

    任村位于林州市北部,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元至正年间(1341年至1368年),任氏三户从河北省涉县太仓村迁此立村得名。早在500年前,任村就已成为相邻三省边境地区的物资交易中心,尽管后来受到了战乱和一些人为的损坏,现在,村内仍存有进士街、昊天观、张鸿逵庄园、魏五魁庄园、西券、南券、东岳庙、张家坟等多处古迹。2013年6月21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公示:将其拟定为全省首批传统村落之一。

    进士街

    进士街原名“任村西街”,因街道两旁全是张、魏两家进士的庄园得名。由“翰林府”、“进士第”及“西门券楼”三部分组成。

    翰林府。位于进士街中部。是林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名园。占地20余亩,共有6个套院,38个独院,房屋359间。每套院落既相互通联,又自成一体。翰林府原名“太守第”,创建者名叫张鸿逵,任村人。清道光年间,初任工部侍郎(正五品),后转刑部。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事紧,调任湖南永州知府,同年受咸丰皇帝召见,升任四品道台,咸丰赐名“张丞实”,鸿逵自此改名。在此后的九年中,张丞实又相继担任湖南衡阳及湖北施南、黄州三地知府,后告老还乡,终年84岁。

    在张家6个套院中,张鸿逵住的地方为主院,仪门名曰“广亮门”,门上悬挂一匾,上刻有“太守第”三个大字,右侧竖刻有“湖南衡阳道”五个小字,门前有三级台阶。门内迎面建有影壁。

    自此向西转至前院,客厅位于3尺高的台基上,前有八扇花格扇门,室内置有彩画插屏,东西两侧各附有三间耳房及抄手游廊。过屏风出中堂后门,即是楼院。院内主楼是张丞实寝室,室内隔扇西门额上刻有“不欺室”三字。

    “太守第”历经张鸿逵及其长子张检之(邓州学正)、次子张孚月(紫阳知县)两代人的不断修建,才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丞实的曾孙张家骏又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司法佥事等职。从此以后,民间便称张家骏叫“张翰林”,张家庄园“太守第”也改称“翰林院”。

    进士第。位于进士街东段,建筑风格与翰林院大同小异,因是清嘉庆戊辰(1808年)武进士魏五魁的庄园得名。

    进士第与翰林府比邻而筑,紧密相连,从街面很难分清两家庄园的界限。创建时间早于张家的翰林府,面积也比翰林府大,共有9个套院和9个独院组成。

    任村魏氏系清代林州名门望族。在嘉庆、道光两朝,魏家连出了5 位名人。

    主人魏五魁。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武进士。历任“京城提塘”、“晋营守备”,后升为“直隶乐亭营都司”。曾4次护卫嘉庆皇帝出京外巡。《旧志》言其“昼驰夜警,恪尽职守”,44岁卒于任上。

    五魁长兄魏兴仁,例赠“武略骑都卫”。其妻贤孝受旌表,在任村街立石坊一座,上书“旌表例赠武略骑都卫魏兴仁妻”十三字,圣旨现存后裔家中。五魁三兄魏三台,赠昭武都卫。五魁子魏允中,封修职郎。五魁侄魏元戎,武略骑卫。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二十五年(1820年)和道光二年(1822年)皇帝颁发的五道圣旨,现存林州市档案馆内。

    西门券楼。位于进士街西段村头,是西出进士街的必经之地。券楼创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券门洞高3.1米,宽3.2米,深10米,外上方刻有一凶相毕露的兽面浮雕,成威不可侵之势。下侧有坐东向西的石狮守门。券门内上方则是风格迥异的“二龙戏珠”吉祥图。券楼台高5米,南北长12.3米,东西宽10.5米,门内北侧有青石台阶可上。此券楼现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昊天观

    昊天观位于进士街北、任村西北隅。当地人俗称“北庙”。院落呈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是一处奉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古时,人们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民间俗称老天爷)。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在古人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任村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观内建筑创建时间,有明、有清年代不一。清道光十年(1830年)大地震,多数殿堂倒塌,现存的戏楼、拜殿、玉皇殿三大主建筑,皆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

    戏楼位于昊天观最前方。面阔三间,座南向北,上下两层,与拜殿、玉皇殿遥相面对。山门过道从戏楼底层中间穿过,上层为演戏的舞台,台前场地空阔,可容纳观众数百人。过戏楼北行10米,便是拜殿。此殿筑于0.9米高的青石台基之上,4根巧夺天工的石雕盘龙巨柱,一字排开分立殿前,工艺水平极高,令人望而生叹。拜殿是人们祭神拜神之地。出拜殿北行6米,再上三级台阶,便到了昊天观的主殿——玉皇殿。大殿为单檐悬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前为4扇格门,两侧分置棂窗。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雕梁画栋,雄伟壮观。

    除上述三大建筑外,主殿及观内两侧,还建有龙母殿、五龙殿、三官殿、西佛殿、关帝殿及护观房14间。

    张家坟

    任村张家坟石雕艺术水平很高,听说那些石狮、石猴、石人、石虎全都是林县石匠刻的,可惜这些石雕在文革初期遭到毁坏。在文友张冠华、张冰如兄妹提供的《任村张氏族谱》中,我找到了它的踪迹,现将原文摘要整理记录如下。

    张家坟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系清咸丰皇帝敕建。坐落于任村村东1.5公里处,占地约20亩。位于照脸坡之阳,阁老山之阴。

    茔区坐北向南,前面为一高7米、宽7.5米的三拱青石牌坊,中拱宽2.5米,两边拱各宽1米。中拱石柱高6米,两边拱外侧石柱较低,约为5米,四根坊柱南北两面均有1.8米高的戗石,戗石呈直角梯形,下底南北长1.5米,横宽与石柱等齐。四柱前后戗石上方,各卧有一头50公分高的石狮,虎视眈眈背靠石柱面向前方。石狮下部为结实美观的云鼓石。中拱3米高处,置一橫向条石,条石上方又有一橫向面石,上书“清赠中宪大夫张公振川祖茔”12个阴镌大字,字体系六寸见方的楷书。字下两横梁间,嵌有一块向前俯倾、1米高、60公分宽的石匾,四周有“二龙戏珠”滚龙浮雕,右上角刻有“奉旨”二字。体形秀美做工精细。更为奇巧的是,在坊门正上方的横向石梁上,刻有一玲珑剔透的花瓣绣球,内有一园形石珠,劲风一吹便会滚动发出响声,可听可看却不能取出,技艺巧夺天工。

    此坊上为石雕斗拱单檐悬山顶,两边坊门低于正门1米。檐角均上翘。牌坊门前两侧,立有一对2.6米高的石狮,左为雄性,前右爪踏一绣球;右为雌性,前左爪踏五幼狮,均作嘻戏状。

    走过牌坊,道路两侧立有一对高5米、直径0.5米的华表,表面刻有云龙图案,顶端有一栩栩如生的石猴仰面望天。

    过华表前行两米甬道两旁,有一对造形逼真的石虎,虎后为两尊石翁仲。甬道北尽头立有三通3米高的龙头龟座石碑,上刻有满汉两种文字。甬路东侧即为张姓历代先祖墓葬区。墓间草木茂盛,古木参天,碑碣林立,气氛庄严肃穆。

    据任村《张氏家族大事记》记载,此墓区的创建者,名叫张鸿逵,任村人。清道光壬午年(1822年)中举,初任工部侍郎(正五品),后转刑部。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湖南永州知府。同年,受咸丰皇帝召见,升任四名道台。祖茔牌坊上书写的张镇川,系张鸿逵的祖父。“中宪大夫”(正四品)是朝廷敕赠的荣誉官衔。

    到了光绪癸卯年(1903年),张鸿逵的曾孙张家骏又中了进士,当了翰林院庶吉士,因此,后人也称此坟叫“翰林坟”。其实,翰林张家骏墓并不在此。

    任村张氏系清代林州名门望族,闻名全市的“北张”,说的即是此家。因墓主官高位显,茔地规模庞大,建筑物布局合理且做工精细,故民间有“林州第一坟”之说。“张家坟”资料的发现,不仅再现了墓区原貌,使后人看到了前辈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同时也是研究清代林州官宦家族墓葬形制的重要物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安阳晚报(2013-09-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