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隍祭祀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活动,其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城市都以城隍庙为中心形成一个经济商业圈,彰德府城隍诞辰日农历四月十六,这一天是城隍庙最热闹的日子,庙会规模宏大,既有牵动全城的民间性,又有官方主导性,宗教活动色彩与政治、商业交流紧密结合在一起。明清时期,城隍祭祀时间、规模、礼仪都列入国家祭典。农历四月十六庙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参观游览城隍庙和祭拜城隍作为主题,香客云集;三教九流都到城隍庙烧香求拜,并聚集着商贾及手工业者、卖艺的艺人各色人等,官员及文人学士到此可观民风,历史上的彰德府城隍庙由于其特殊地位香火一直旺盛,游人信士众多。每逢初一、十五信徒转拜者络绎不绝。
除此之外,彰德府城隍庙每年还有“三巡会”,即城隍出巡活动,据《安阳县志·卷十一》记载:“直省府州县岁清明节,七月望,十月朔日,祭厉坛于城北郊,前期守土官,司县香烛,公服,诣城隍庙,以祭厉告本境城隍之神,上香,跪三叩,兴,退,至,日,所司陈羊三,米饭三石,樽酒,帛于祭所设燎炉与坛南,黎明,礼生奉清城隍神位入坛……”。也就是每年彰德府城隍出巡三次,即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彰德府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许愿,百姓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木雕“城隍像”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农历七月十五彰德府城隍出巡,气势很大,仪仗威严,铜锣开道,肃静回避牌,旌旗伞扇,全份执事。以八人肩舆抬着木雕城隍像,轿前后有舍身还愿者,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锁,扮作罪犯,慢慢跟行。还有各种香会相随,如秧歌、高跷、五虎棍之类,边走边表演,锣鼓喧天,谓之献神,沿途观者如潮。
城隍从自然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它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由最原始的城池守护神,演变成为驱灾除患、扬善惩恶、督官慑民、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全能神明。